第38章 离开淀山湖(1/2)
第38章离开淀山湖
杜慧的提议比较中肯。既然鬼子想把他们困死在湖区,那么他们要离开只有等待机会撕开鬼子的包围网冲出去。
鬼子要撒网,最好的办法就是藏身于网底,等待鬼子动网时露出破绽,他们就有机会冲出鬼子的包围。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胡有权问道。众人都没有发表意见,至少他们现在还没有想出比杜慧更加好的方法。
没有地图,依靠当地人把他们送到鬼子的网底。他们能做的就是那么多,唯一的希望就是依靠自己人的侦察。
“好,既然大家没有意见我们就这样决定了。”胡有权看着秦正客气地说道:“秦正,麻烦你派一条船和一个人把我们送到临近鬼子在太湖岸边布置的封锁线前。”
“长官客气了。”秦正站起来说道:“我马上去办。”
很快秦正就带着一个渔民走了过来。胡有权示意他坐了下来。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渔民是一个实诚人。
“嗯,北到苏州,南到嘉兴。都有很多的水道通航。”老乡说道。从他自信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就是这一带的活地图。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穿行在安谧而深幽的水道之中他们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仇战不时把玩着手中的步枪。通过这一战他发现了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开枪的速度太慢。远距离依靠的是瞄准,但近距离开枪的速度非常重要。
“意想不到的位置?……”胡有权沉思起来。
县级城市使用的是柴火和煤油灯,吃的是用石臼泥磨抖制出来的糙米。当时称煤油为洋油都是进口的,至于柴火都是乡下的百姓送卖。
“有些想法,想把它记录下来。这年纪大了很多东西想到了也会忘记。”赵政国一边敲着键盘一边说道。
……
这一次又没有人反对。仇战的思路看似有点冒险,但却是最安全的一条线路。都是侦察兵,那个没有冒过险,也知道怎么去冒这个险。
老喜经过那么久的折腾已经深深地睡觉了,他也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周家财象一个被边缘的人在假寐,谢德庚也在闭目养神。只听到船浆划水的声音,显得非常的安静。
“赵总,要不你给我讲讲你对那个时代背景的理解……”李家豪问道。他现在也有点睡不觉,精神很好的问道。
“老乡,我们要去太湖边,不知道有几条道?”胡有权问道。
“从这里通往太湖的水路鬼子一定都封锁了。我们不可能通过鬼子的封锁直接进入太湖。”顾德馨说道:“我们要摆脱鬼子,只有从鬼子意想不到的位置过去。”
“我明白了。”老乡点了点头说道。
又是一天过去了,躺在床上的赵政国听到外面的春雨声难以入眠。脑子里不停地闪着一个个画面,然后把这些画面和片段连接起来。他感觉到整个故事开始丰韵起来。
“这里水网四通八达。要去靠近太湖东岸的水路有很多,还可以直接进入太湖。”那名老乡想了想说道:“不知道长官们要去那个位置。”
“先从科技方面来讲吧。”赵政国想了想说道:“关系到人类日常生活的科技运用。首先讲交通,虽然当时有铁路、公路、船运和航运。但运送能力和普及率非常低。
“我们要闯战区?”袁百昌问道。心里的浮燥之气消散,他们正常的思维能力都开始正常地发挥出来。他们可都是侦察兵。结为兄弟之后,也不再自私得只想自己。
“嗯,我听懂了。”老乡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先向南,然后在靠近嘉兴附近转道向西南。只是……南部虽然水网发达,但湖泊却并不多。你们有很长的一段陆路要走。”
告别秦正他们,十一人分乘两船,一前一后地离开芦苇荡向深处驶去。仇战、老喜、谢德庚、袁百昌和周家财五人一条船,其他六人一条船。
航空仅仅限于国府重大事务才能使用。至于船运网络虽然很发达,但船体小运送量少,而且速度不快。特别是机械使用率不高,从国府海军就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制造业是多少弱小。
军事题材的小说读者群少就是因为这方面很难做好,造成读者很难找到感觉,觉是军事题材的小说深奥难懂。怎么说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