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第336章 羊城(2/2)
“王老师早”“还得向您多多学习呢”吕言愣了下,笑着,并未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自个儿求的不是多遥远的未来,但明白对方的好意,笑着心领了。
“呵,不大会”他摆了摆手,没坐下,虽说不比北国的冰天雪地,但也不是身上的单薄的衣服的能抵御的,还是有点冷,但真正开拍的时候,戏服要单薄的多,他怕穿的厚实了,进了镜头打颤,寒季拍摄应该注意的,京华烟云已经教够了。
一度梅,是鼓励,而二度梅,则是地位的抬升,三度梅,是荣誉,是整个戏剧界的认可,所带来的效应,大抵相当影视协会为某个演员举办的专题研讨,虽然看着遥不可及,但梅既然落地,大抵也是那帮子老家伙抱着培养新人的想法,戏剧界,断层的现象已经严重到了一个地步,眼下不缺扛旗人,但却没法不为十几二十年后打算,眼前的年轻人,应该是他们推出来新生代。
“吕老师,有没有什么忌口的?”说话的功夫,生活制片王佳江拿着笔和本子走了过来,王佳江个子不高,白胖白胖的,只看形象,难免让人误会平日里是不是吃拿卡要抹了剧组的油水。
剧协方面,吕言没让李娜或者李雪沾边,对李娜,他不熟,也谈不上信任,李雪呢,他不想跟她再有牵扯。
“提前进入状态”对于同类,人总不缺少相当大度的包容和亲和,王庆羏获得过飞天与金鹰的提名,但遗憾的是,也只提名为止,而聊以**的,华表与百给他兜了底,一如吕言刚刚到手的梅,在同行之间,多少有些底气。
“哈哈,这有什么,眼下肯沉下心的年轻人,实在少的很呢”他顿了顿,把还剩下的半截烟掐了,道:“其实呀,光说演技,是形而上的,虚的很,你得有足够的经历,并且多时间去思考,时间久了,大多数角色都不在话下。”
“好好干吧,未来是你们的”他拿着长者的姿态,笑着说道,尽管话剧演员出身,但在影视与话剧之间,他更偏向于前者,而对方的年龄、相似的经历,在坦然的同时,又十分的看好而抱着点关照的想法。
“哈哈”王庆羏笑了声,梅奖的事儿,吕言还没来到剧组他就听人说了,可又觉得相当的可笑,陈保国混了大半辈子,如今梅奖彻底绝了机会,但没成想,临到末学生给摘了,而二十五岁的年纪,又让他能够预见一件事,吕言在影视圈的前途怎样,不大好说,但在戏剧界,只要他自个儿不犯浑,再过二十年,必然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嘿,应该的”王佳江笑了笑,吕言的声评的在圈子里相当不错,昨天短暂的接触也稍微了解的了点,但当时赵俊凯当面,具体什么模样他也不好下结论,眼下听他没特殊的要求,心里的一块石头搁下了半截,赵俊凯虽然挂着制片、导演的名头,但是对无关痛痒的杂事,他不大过问,而吕言的身份,他只能尽量顺着他的意来,甚至剧组大大小小的,杂七杂八的事儿,都得他夹在中间给处置妥当了。
对于影视演员和话剧演员的双重身份,他分的很清,这是两条路子,尤其是,自身并非陈澍或者陶红那样的保持着绝对自由度话剧演员,或许,未来某一天,两种身份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但目前来说,那还远着,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会做出取舍。
而羊城的开机又使得他必须得把加入剧协以及陈保国跟他提了一嘴的事儿先搁置在一边,再过阵子,就是二十五岁的生日,在婚姻提上日程之后,他清晰地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在近两年里,他必须得拿出几个足够叫好叫座的作品来,去冲击三大奖项,事不过三的道理,在哪里都适用,评委组可以让他二次入围后空手而归,但第三次,于情于理,都得给点安慰,不然,纵然侥幸,也难堵上悠悠众口。
“王老师呢”
在七八年前,他信一见钟情,而后来,逐渐明白了,钟的只是脸,而劉涛,又用事实跟他讲了一个道理,日久生情,哪怕本无好感的,随着了解的加深,对缺点的包容,眼光会逐渐的由冷漠转变为欣赏,毫无疑问的,李雪身上肯定有着常人难及的优点,只是因为所处角度的关系,他只是一时没有发现。
梅奖的颁奖礼完了后,劉涛并没有再转身返京,而是回了南昌,她要到家里,以一种相对正式的形式,把俩人的事跟她爸妈通个气儿,至于结果,吕言是抱着乐观的态度的,从劉涛的身上,他看不出太多跟刘妈相似的地方,而遗传的,大抵是刘爸的价值观。
“那没问题,王老师放心吧,都预备着呢”
“哈哈,谢谢啦”
吕言看着剧组已经来了七七八八,给王庆羏打了个招呼,往更衣间的方向走,王佳江的善意,并未引起他的感慨,在到来之前,他就有了差不多的预料,羊城的投资,在急剧膨胀的电视行业,只能算中等规模。
一个剧组,片酬的预算是固定的,纵然浮动,也不会预留太多,而他的存在,几乎挤占了整个剧组过半的片酬空间,剧组也没余力再请个一线的来搭戏,论资历,他比不了王庆羏,甚至连最近段大火的张洸北也比不了,但论商业价值、荧幕号召力,两人就要差的多了,这是年龄的优势,在内,自然也有相应的待遇。
于收入来说,是好事,眼下拍一部戏,顶得上过去忙活好几年,但不好的地方也逐渐显现出来,上去难,下来更难,曲高和寡的道理到哪都是存在的,陈道明那类的是牛气,但随着身价不断上浮,与之相对的,作品越来越少,并非人变懒了,而是制片方拿不出那么多片酬来。
只是没到那个地步,他也不去想,老想没影儿事儿,不现实不说,只是给自个儿找不痛快,因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难免让人失落,如果真有一天,到了那一步,再想办法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