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老友卖宝(1/2)
第五十八章老友卖宝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友人婚杨氏催妆》唐贾岛
地上一共有六件东西,一个比成人的巴掌稍大的小铜鼎,另外五个,照高泽看来应该都是铜镜。
这铜镜,高泽也是有幸见过两次的,那还是沾了爷爷的光,那次跟爷爷去村支书家做客,支书家有两面说是祖上传下来的铜镜,他就拿出来在高庆林面前得瑟,高泽也听爷爷说了那么几句,印象特别的深。
据爷爷说,那两面镜子都是晚唐时期的,有一面叫什么万字方镜,能有半公分厚吧,中间有个圆钮,钮座向外是一个佛教中的万字,是当时的吉祥语。
中间还有“永寿之镜”四字铭文。纹饰简单粗放,以佛教的万字符作为主题纹饰,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趣旨,显示了晚唐铜镜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高泽现在的鉴定知识,像这样的金属器物,也就知道个大概的意思,脑子有个简单的印象,要让他像鉴别瓷器一样,说出个一二三四的所以然来,他还没那本事。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青铜器在我国约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而鼎盛于商周时期。
高泽看这架势,顿时就明白了眼前的形势,这两个老小孩,原来肯定有不少的故事吧,要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局面,师傅明明是关心这老冯的,却还弄成了这样,这还挺有意思啊!有意思!
现如今我们所说的青铜器一般都是指先秦以前的铜锡合金器物。
天宝年间,列全国货物于都城长安广运潭上,接受玄宗皇帝检阅。潭上排列的第一条船就是扬*州的货船。
看到这里,高泽的内心不由一惊,爷爷可是说过,有铭文的青铜器才是有大价值的,而且,铭文字越多越好,越值钱。
早期的青铜器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具,但自夏以来便成为最重要的祭祀礼器,以鼎最为尊贵,自古便有“禹铸九鼎定天下”的传说,且曾见于《史记》。
钱一到手,那老冯就火急火燎的冲了出去,因为太着急,还不小心的撞在了大门上,脚上哒拉着的开了口子的破布鞋甩出了老远,看得赵老爷子直摇头。
因其制作精细,纹饰优美,铜镜即作为朝廷贡品、生活日用品、外销品生产。
赵老爷子刚才也没细看编织袋里的东西,见高泽都给拿出来放在了地上,就势蹲了下来,一件一件的翻看了起来。
“五个铜镜,一个小鼎,你刚才秤了,一共三十二斤,是吧?”赵老爷子边看边问老冯。
今天,竟然一下子看到了几个铜镜,这让他有点吃惊和好奇,搞批发啊?当这铜镜是烂大街的大白菜啊?
“师傅,师傅!”高泽提高了声音。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老冯连忙接口说:“是啊,是啊,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那破祠堂的后面给挖出来的,还挖断了一根铁锹把呢!”
悠悠千载古运河,唐代扬*州铜器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地位。
常见的青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镇物等。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时期,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人们的思想活跃,文化交流频繁,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文化。唐镜也正是这个开放时代的产物。
扬*州铜镜生产始于隋代,且铸镜工艺已达到一定水平,颇受当时朝廷喜爱。
越看,高泽越是兴奋,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青铜器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