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潜伏抄经(1/2)
第56章 潜伏抄经
赵戎感觉那个阁楼的镂空木窗内有一道道视线投来,吓得一头冷汗,慌张四顾,下意识的就想不顾一切的仓惶而逃,下一秒,赵戎牙齿狠咬,嘴唇紧抿,强制自己冷静下来。
他把树枝一拉,用树叶遮挡自己的身形,目光透过叶隙,紧紧盯着从观星楼出来的那十几个蓝衣道士,要探知他们出观后从那个方向来捉自己。
忽然,赵戎一愣。
只见那伙蓝衣道士向右一拐,偏离了那条直线通往冲虚观外观大门的便道,向观内的尹祖殿方向走去,赵戎定睛一看,发现他们脚步悠闲,甚至还有个别道士在转头言笑,不像是出来抓人的模样。
赵戎纹丝不动,眉头微皱,再观察了会,见他们走到了正殿后方,那儿有一道之前赵戎观察时还是紧锁的红漆大门,此刻已经洞开。
从此处视角看去,视线只能看到门后是一条齐整宽阔的黑色石阶。
门后突然走出一队新的蓝衣道士,两伙人相遇停步,打完稽首,交叉而过,之前的那伙蓝衣道士陆续进门,拾阶而上,红漆大门很快被关上。
新来的那伙蓝衣道士在路上陆续有人离队,三人一伙进入各个大殿,最后只剩下七人,步入观星楼内。
灵官殿内人流越来越多,除了三个蓝衣道士,四个道童,四个黑衣道士和赵戎这一排的抄经善士外,其他人皆是行走不定的香客。络绎不绝。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午时的灵官殿人流较少,但众道士并没有离开或休息,除了四个小道童坐在圆凳上午睡,其它七位道士都是盘腿在团蒲上打坐,正对着神像,霆霓紫金炉就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今日休沐日,香客游人极多,现在清晨的人流都赶的上平日上午了,有携妻带子前来求平安的,有高官贵妇前来求子的,有男女二人前来求姻缘的,也有不远千里前来道观为生病亲人祈愿的……
还有几个善士走来向赵戎乞要几份,想带回去观赏、临摹。
收经文的小道童和被热闹引来的两个蓝衣道士看了几眼便有些挪不开目光,抬起头来,惊叹的瞧着赵戎。
赵戎头微微一侧,瞟见右前方有一个小道童,也就是大殿内四个小道童之一,正低垂着脑袋,向下轻点,不时抬起,又马上落下,宛若小鸡啄米一般。
大殿左右两侧墙壁前,各站着一个蓝衣道士,他们身后分别有两个黑衣小道童,贴壁侍立,六人审视殿内众人。
赵戎一心三用,一边抄经,一边思索,一边余光观察。正在抄写的这篇祈福经文名曰《太乙救苦护身妙经》,经文颇多,且抄经不能抄错或者漏字,否则便要用火焚化,但赵戎精通书法,笔法圆满,天生记忆力又极好,抄完三遍便可离经默写,速度极快,一气呵成。
步入殿内,此时大殿中央正有一大伙道士整齐站在神像前,四排五列,正在早课,闭目静坐,颂念经书,带头的是一个蓝衣老道。
这不是昨天上午那个胖道童吗?当时就是他手里提着霆霓紫金炉。
赵戎回去的路上暗暗皱眉,自己本就怕引起注意,已经藏拙了,没想到这一手不自禁带点欧体的楷书都让他们大惊小怪,看来回头得把写的好的带走,还有,下次不能抄这么多了,怪累的……
赵戎扬了扬眉。
神像左前方有一个须发全白的老道士在迎客解签。
赵戎神色微微一动,悄然打量了下殿内其它几位道童,都有些眼熟,估计昨日上午都在队伍里。
这不是那种送到话本小说主角嘴边,唾手可得的机缘,而是要耗费心血与努力一点点谋取的宝物,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甚至有生命危险。
至于大殿左侧那面墙壁前的两个一高一矮的小道童,则没有这种情行。
赵戎略微沉吟决定进观,外观的大致地形与情况刚刚已经记下,若无必要可以不用再去高处冒险观察。
所以,说是一心三用,其实手上的抄写工作根本分不去多少心神,顶多写累时稍稍停笔,揉下手腕,便又继续。
抄经规矩极多。
虽然现在距离它如此之近,但想要将神炉拿到手,这几步距离简直是难如登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