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芯之难产(1/2)
第152章 芯之难产
完成机械手的几项测试,李华非常满意。
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机械部光科研人员就招了三百多人,前前后后,耗资三千多万,研究领域涵盖:机械运动学,动力学、系统结构、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行动规划,…应用工程……,等等,几乎是全线作战。
机械手测试的成功,意味着木子科技在这个领域即将有新的科技产品问世。
“成品什么时候能产出来?预计会有多少订单?”李华摘下手套递给周文辉,看着杜成斌询问道。
“李总,这个月末我们预定了深市的智慧科技展销会,不仅机械手,还有其他智慧项目也会一起展出,我们预计能拿下20亿订单。”杜成斌看着李华,精神振奋地介绍。
“哦,还什么项目完成了?带我去看看。”李华眼睛一亮,惊喜地问。
这段时间,李华全身心投入ai数学软件的开发,其他部门的研究进度没过多关注,今天恰好有空,随着杜成斌来探访机械部的实验室。
“李总,请跟我来,我们去看另一个项目-家政机器人。”杜成斌微微一笑,向李华比了个邀请的手势。
“有联系过,高通的rb3,英伟达的etson xavier,甚至英特尔也有联系过,性能是有所提升,不过,咱这款产品,配合‘智库’的云端协作,将给机器人市场带来技术变革性的颠覆,甚至能适用于军工领域,美政府在这领域盯得很紧,使用这些外国企业的芯片,我们得提前考虑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杜成斌看着李华,提醒道。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李华点了点头,跟上杜成斌的脚步。
听了杜成斌的提点,李华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华国芯片成熟的制造工艺是72纳米,正在攻克28纳米,然而,这种纳米级别的差距,代表着芯片性能是跨了几代的差距,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就算李华有技能系统傍身,也无法解决芯片制造的困局。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是的!虽然咱们还没成长到华威那个程度,不过,在高端前沿科技领域,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忽视。”杜成斌看着李华,严肃地说。
很快,在众人的簇拥下,李华与一众管理层,来到一间由玻璃门隔成的套房样本间,客厅,厨房,冰箱,电视,微波炉,各种家庭常用的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唯一不同的地方,客厅里有一个人形机器人在活动。
“是找到不到更适合的芯片吗?国内没有就向国外找,家政机器人成本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吧!”李华看着杜成斌,不解地问。
闻言,杜成斌不由有些尴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