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老谋深算(1/2)
第604章 老谋深算
岳喜拿着签子向众人展示了一遍,随后就转向了躲入金吾前卫士兵身后的杨旦,双手托着签子大声道,“府尊,这就是传言中,左右了本科功名的三枚青签。”
“如今这三枚青签,就在唐皋等人身上搜出来,可谓证据确凿,还望杨府尊主持公道!”
杨旦冷冷的看着岳喜,声音沉稳的对那些鼻青脸肿重新聚集起来的衙役吩咐道,“将物证收过来。”
那岳喜立刻将三枚青竹签奉上。
等衙役将青竹签拿过来,杨旦也不伸手去碰,而是示意旁边的顺天府丞取走。
又对那岳喜问道,“你刚才要递的状纸呢?”
刚才的时候,杨旦对岳喜的状纸毫不理会,这会儿倒是主动索要了起来。
岳喜觉得应该是自己的证据起作用了,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将状纸递上。
杨旦让衙役过去取了,拿在手中,目光简单一扫。
说的正是唐皋等三人投靠锦衣卫,借以博取功名的事情。
状纸底下则是足有数十的举子联名。
杨旦观察了那岳喜一眼,又看向暂时安稳下来的人群,大声询问道,“还有其他人要递交状纸吗?”
又有十余人争先恐后的要将状纸递上。
杨旦示意他们上前。
又对一个衙役道,“去取笔墨来。”
府尹发话,那人赶紧挤出人群,去寻笔墨。
好在拥挤的人群外面,就有不少算命测字的,那衙役上去讨要了,很快就赶了回来。
那衙役回来后,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太对劲。
原来,杨旦只让那些要递状纸的上前,却并未让人去接状纸。
等到那衙役取了笔墨回来,杨旦才对那岳喜问道,“刚才你告诉我,你是哪里的举子?”
那岳喜犹豫了一下,答道,“学生乃是河间府的举子。”
杨旦的目光落在手中的状纸上,“那这份状纸,想必你也联名了吧?”
那岳喜闻言一愣,目光顿时躲闪了起来。
状纸是真状纸,联名是真联名。
只不过那些举子一起闹事还有群胆,出头挑事,就没那么大的胆子了。
这份状子在东厂番子里倒了好几手,才到他这个胆大伶俐的家伙手中。
别说联名了,就连岳喜这个身份都是怕被人识破,胡乱编造的。
想要继续说谎,可状纸就在杨旦手中,杨旦只是多瞄几眼就能立刻得到验证。
岳喜只能磕磕绊绊道,“没、没有。”
杨旦听了脸上的神色却很和煦,“别的举子都已联名,既然你这般急公好义,为何自己没有联名?”
“这、这……”岳喜立刻感受到了四面八方投来的质疑的目光。
他们这些积极搞事的只是一部分,大多数举子也不过是怀着一股不平的愤怒,被他们煽动起来的。
而这些举子,之所以能被忽悠的来拦街堵人,是因为他们真的相信世上还有公道在的。
这些人煽动起来容易,反噬起来也很凶猛。
岳喜正慌乱的想要编造个借口,就听杨旦问道,“是不是你亲自组织此事,反倒把自己忘记了?”
岳喜闻言,连忙道,“确实如此。”
杨旦依旧和煦的笑道,“无妨的,你现在就把自己的名字添上吧。”
岳喜看看面前的顺天府尹,再侧目看看后面那些灼灼的目光,只能硬着头皮将笔接了过来。
之前他还有理由出头煽动,可现在唐皋等人已经被拽下马搜身了,顺天府尹也接状子了。
人家就想让他在联名状纸上签个名,这有什么好闹的?
说不通啊。
岳喜只能在那状纸上歪歪扭扭的落下“河间举人岳喜”几字。
杨旦看了看状纸,微微一笑,又道,“既然你是主告,那就加上主告二字。”
岳喜迟疑了片刻。
接着就念头通达了,反正名字都是假的,还怕当个主告。
于是痛快的将“主告”二字,加了上去。
杨旦亲自接过状纸,吹干了上面的墨迹,又看了刚才那些拿着状纸上前的人一眼。
里面的不少人立刻就有了退缩的意思。
杨旦示意捧着笔墨的衙役们,“去把笔墨拿给他们,问问他们的名姓,状纸上没有的,就让他们加上。”
那些拿着状纸的人,小小的骚动了下来,好在,都乖乖的提笔写了名姓。
倒也有几个本就已经联名的举子,并未再动笔墨。
杨旦将状纸都取了过来,将那几个没有添加名字的联名状书放在一旁,将那些有新添笔墨的拿在另一边。
随后让衙役们将状纸张开,向在场的所有人展示。
在场众人颇有些莫名其妙。
杨旦高声对众人道,“这些带了主告的状纸,上面新增的墨痕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书写,我们顺天府绝对没有半点变动。”
“请在场之人都做个见证。”
说完,目光锐利的看了岳喜一眼,又一一扫过刚才那些上前递状子的人。
岳喜有些心慌,其他人也略显骚动。
好在杨旦给众人见证完,就将状纸收起,随后对众人郑重承诺道,“此事,本官必定会秉公处理。你们都先散了吧。”
岳喜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回到人群之中。
杨旦目中露出一丝轻蔑。
当“岳喜”这个名字落在状纸上之后,就意味着这次把杨旦也坑了一把的谋划,已经失败了大半了。
如果告状的人连名字都是假的,又如何能让天下人相信其中的事情是真的?
只要杨旦死咬住这一个小小的破绽,就能把整件事拖到天荒地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