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三合会的未来(1/2)
第641章 三合会的未来
改革方案重大,在场委员们都看得详细认真,有些人频频皱眉,有些人郑重中,带着期许。
众人都知,提案的通过,将重塑港岛下一代青年。不仅对体制,市场影响大,对港岛民心影响更大。
霍官泰放下文件,率先举手:“我赞同。”
胡博超,梁超英,廖闰琛等四十多位委员,齐刷刷举起手。陆陆续续又有十多位委员举手,最终以七十多票顺利通过。
齐琛宣布:“提案通过,记入档案,列为第一批行政计划,交由首位行政长官执行。”
“是。”
助理连忙盖章,装入档案袋,离席封存。
齐琛看向众人:“还有提案吗?”
一百位委员,各有诉求,手中的提案当然不少。梁超英递交《税务改革法案》,胡博超递交《司局改革法案》,每一份法案的提出,都对港岛未来有重大影响。
一个上午的时间根本不够,委员们在厅内吃着盒饭,下午继续开会。
晚上。
帝都宾馆。
齐琛拿着《教育法案》的复印件,出声道:“港岛大学生社团,有参加政治活动的习惯?”
尹照棠端着酒杯,面色郑重:“大学毕业生人少,系人才来的,天生有政治属性。港岛当局,本严禁华人社团,但在教育组指导下,不断吸收大学生。五六年的发展下来,学生社团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团体。”
“虽然还没酿成大的政治事件,但需小心防范。”
齐琛微微颔首,深感认同:“年轻人,满腔热血,对缺乏对世界的认知,很容易头脑一热,被人利用。”
“这个条款改的好,值得我们借鉴。”
尹照棠看了齐琛一眼,明白学生政治,早被定义为不好苗头。大学生在港岛是人才,在内地更是宝贝。
和扩招时代的大学生不同,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注定是要走上仕途,或者成为某一领域的有力人士。
真有心从政为国,根本不急一时,有的时间锻炼,慢慢就会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急着在学生时代跳脚的人,不是为博出位,就系为人收买。
后世带头乱港的学生仔,有的是为从政资历,有的是为保送名额,有的是为联邦国籍。
没一个是为港岛,为国家所努力。
下面的社团成员们,要么是来做“兼职”,挣点经费,要么是来玩女人,开公车,还有为溜冰,为了零元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