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炼丹(2/2)
他们祭出的护身法宝在这股强大力量面前,仿若脆弱的琉璃,接连破碎开来。
为首者面色骤变,眼中满是惊惶,嘶声高呼:“速速退去!此乃……”
其话语尚在唇齿间徘徊,未及说完,一座青铜巨门仿若自混沌深处被强行推开,轰然洞开。
门内,混沌之气仿若蛰伏已久的洪荒猛兽,汹涌而出,瞬间便将众人无情吞噬。
唯在原地,留下五具晶莹剔透的水晶骸骨。
骸骨之上,面部神情依旧清晰地保持着临死前那深入骨髓的惊骇模样。
手中传讯玉符仍微微闪烁着微弱光亮,似在诉说着方才发生的那一幕惊心动魄的惨剧。
五道璀璨白虹破空冲霄,循着天机轨迹相互交织,须臾间便隐没于层云深处。
与此同时,南疆大漠幽深之处陡然呈现奇异景象,三十余道靛蓝遁光如疾电般破空飞驰。
其中为首四人,衣袖之上暗绣赤纹蜈蚣图腾,其身份不言而喻,正是毒圣宗的元婴真君。
居中那位修士周身环绕着碧鳞瘴气,足踏玄阴云霭。
但凡其所行之处,砂砾皆仿若被施了仙法,尽皆化作翡翠色泽。
“此番倾遣门中精锐,恐有孤注一掷之险。”
左首那位执青玉蛊鼎的长老微微捻须,沉吟说道。
那蛊鼎之中,寒芒吞吐闪烁,此乃其本命灵器“万蛊樽”显化的征兆。
处于中央位置的修士屈指轻叩腰间摄魂铃,刹那间阴风呼啸怒号:
“寻常洞天尚不足以劳烦我等兴师动众,然若此事涉及昆吾秘境……”
话犹未尽,众长老面色已然骤变。
灰袍妪手中白骨杖陡然迸发幽鸣之声,只听她说道:
“莫非此正乃是祖师手札中所载之飞升福地?相传本门开山祖师承昆吾守阵人之血脉。”
三日前,灵珠现异动之象,此异状被碧纹修士所察觉。
其缓缓翻转掌心,一枚龙眼大小的玉珠赫然呈现于掌心之中。
此时,玉珠内部血纹流转,似有灵韵。
据相关记载,此玉珠乃初代掌门精心采集飞仙石灵髓炼制而成,与昆吾禁制同出一源,二者之间存在微妙的共鸣关系。
然而,此番情形却暗藏蹊跷。碧纹修士微微蹙眉,目光陡然凝向天边那片黑云,神色凝重地说道:
“此次灵珠异动,颇为异常。封印松动之象,并非自然消弭所引发,极有可能是有人蓄意为之。”
就在此时,队伍后方突生骚动。
众人闻声而望,只见荒漠深处,无数沙粒仿若有生命意志一般,缓缓汇聚凝聚,竟成一幅诡异图腾。
仔细端详,隐约可见九宫八卦之形。
与此同时,毒雾弥漫之处,传来阵阵令人心悸的窸窣之声。
不多时,数百只赤眼蝎妖破土而出,其尾钩之上泛着幽蓝毒光,散发着致命的危险气息。
“此乃元师弟的噬魂蛊!”
银须老者面色顿变,瞳孔骤缩,心中暗自惊惶。
碧纹修士冷然一哼,脖颈处的碧鳞刹那间泛起一层幽光。
须臾间,漫天毒雾仿若拥有了灵性,幻作千条碧蟒,裹挟着呼啸之声冲向蝎群。
二者甫一相撞,顿时光尘漫卷、毒雾汹涌。
就在这一片混沌的沙暴肆虐之际,一道传音符疾驰破空而来,其音清晰可辨:“师兄勿嗔,昆吾之机缘,自当由能者居之。”
众人闻此音色,即刻明了,此乃失踪数日的元长老之音。
毒圣门一众弟子尚不明晰,他们口中时常提及的元师弟,此刻已然不幸沦为银翅夜叉腹中的猎物。
经过一番短暂的商议,众人周身的遁光骤然暴涨。
速度竟在瞬息之间提升了三分,仿若利箭一般撕裂层层云层,呼啸疾驰而去。
于他们而言,早一刻抵达那神秘之地,便意味着能多获取三分机缘,故而争分夺秒,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时,普云府的那片湖泊周遭,数百道身着各异法袍的身影,仿若繁星般错落散布。
穹顶之上,七道通天彻地的光柱冲霄而起,引得数十位修士纷纷驾驭着各自的法宝盘旋其间。
他们的神识犹如细密的蛛网,小心翼翼地扫过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细微的蛛丝马迹。
地面上,那些擅长土遁秘术的修士,不时化作一道道黄色光芒,悄然遁入地下脉络之中。
不多时,又带着满面掩饰不住的喜色破土而出,与身旁的同伴低声交谈时,眉眼间皆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
显然,地底那座绵延横亘达千里之遥的古老封印,终究还是难以再隐匿其踪迹,即将重见天日。
叶家此前耗费了大量珍稀资源精心布置的裂界法阵。
尽管众人皆怀揣着热切的期待,可那通往阵法核心的入口裂缝,却依旧未能被精准定位。
即便如此,这丝毫未曾削减众人内心的狂热与期待。
只见传音符所散发的灵光此起彼伏,闪烁不停,仿佛在诉说着众人急切的心情。
更有那心急如焚者,直接施展遁光,风驰电掣般折返宗门,显然是想尽快将此地的情况告知师门长辈。
放眼望去,在场的修士之中。
筑基修士占据了约七成的份额,他们或神情专注,或交头接耳,皆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偶尔,也能瞧见几位结丹修士隐匿于暗处,气息内敛,目光深邃,似在暗中观察着一切。
而炼气期的修士,大多为面色涨红的少年人。
他们眼中满是好奇与憧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在这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散修与各方势力派遣而来的密探也混杂其中。
他们或是神色警惕,或是佯装镇定,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目的。
不过,那些修为高深的元婴老怪却并未现身于此。
毕竟这地处荒僻,既无蕴含浓郁灵气的灵脉,又无传闻中神秘的秘境,又怎能入得了这些大能们的法眼呢?
距毒圣门飞舟尚余两日行程,此间氛围已呈诡谲之象。
资深散修多已暗自隐退,彼等深知此等机缘仿若虚幻泡影,稍一差池便会遭逢性命之忧。
然亦有部分初涉修行之辈,眼眸之中闪烁着侥幸之光,自恃可于这汹涌波澜里攫取些许机缘。
于万丈地脉深处,王林与白瑶怡的目光仿若坚锁,牢牢聚焦于那鎏金鼎炉之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