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援军聚首,乌合之众,意外之喜,战(2/2)
听到寒封的话,卢阳表情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凝视了他片刻,随后才沉声道:“寒兄不光知道东岭,还连我的名字都打听到了,知道的倒是不少啊!”
寒封刚刚敲门问是不是东岭营房,然后又直接把自己的姓氏叫了出来,显然来之前已经打听很多了。
尽管知道当年是夏鸿主动放走了寒封,而且寒琼营地后面能活下来的人,基本都是夏鸿亲手救的,于情于理对寒封确实有恩。
可东岭那条通道,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且,寒封今日主动登门来找自己,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想拿这个来要挟自己?
卢阳不敢赌,他盯着寒封,内心依旧在权衡,要不要在鸿关大营这里冒险,彻底让眼前的寒封闭上嘴。
寒封明显看出了卢阳的心思,脸上露出一抹苦笑,赶忙道:“卢兄且放宽心,寒封今日来找你,只是想打听一下我两个妹妹的下落而已。”
…………
听到寒封的话,卢阳愣了一下。
其余几人也都神色一凝,随即王韬便想起了什么,眉头微凝道:“你两个妹妹,是不是叫寒月寒霜?”
寒封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喜色,看着王韬重重点头。
寒月,寒霜……
卢阳表情瞬间就松弛了下来,连同朱顺、林凡,还有屋内的所有御寒级,神态立马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看到屋内众人的神态变化,寒封意识到他们都明显认识两个妹妹,赶忙抬头询问卢阳道:“卢兄,还有诸位都认识我那两个妹妹?”
“何止,你两个妹妹现在可是我大夏的红人……”
寒姓本来就极少,大夏现在哪怕八十多万人,也找不出几个来,最出名的,而且年龄刚好又符合寒封妹妹这个要求的,当然只有长期在摘星殿侍奉领主夏鸿一家人的侍女官,寒月和寒霜两姐妹。
这两人,居然是寒封的妹妹!
卢阳一边给寒封讲述寒月寒霜的事,另一边心思也逐渐开始活泛起来了。
而寒封这边,听到两个妹妹成了领主夏鸿的侍女,而且还都突破到了御寒级,脸上也挂满了喜色。
五年前,他带那一千多人离开寒琼驻地时,最后悔的就是没能找到自己两个亲妹妹,不是不想带,而是当晚白露诡控制的武雄,将整个寒琼葫芦谷祸害的一塌糊涂,死的死跑的跑,他根本就找不到自己妹妹。
这五年时间,他没有一天不活在内疚中,这次受金山镇的召集来驰援江夏,他沿途看到卢阳时,一下就想起来了,五年前暗道里夏鸿放自己离开时,卢阳就站在他的身后。
再加上卢阳当时露出的反应,让他更加确定了,大夏已经清理出了那条暗道,有人渗透到北朔镇来了,于是就壮着胆子上门来找卢阳打听了。
此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且得知两个妹妹不但在大夏过的很好,修为也很高,心情自然舒畅许多。
“多谢卢兄告知我这些消息,五年前我就怀疑她们两人没死,从暗道离开陇右这五年,我每天都在担心她们两人过的不好,如今总算是可以安心了。”
“寒兄客气了,你两个妹妹可不光是过的好,你问问这些人,平日在夏城,谁见她们不是客客气气的,就是卢某,都少不了让她们帮忙啊!”
屋内王韬等人立刻都连连点头。
寒月寒霜的地位,还真别说,是有些特殊的,都不要说他们这些人,就是司丞夏川见了,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要笑脸相迎的。
寒封看到众人反应,顿时笑着拱手,确定了两个妹妹真过的不错,对大夏一众人的观感也好了许多,随即面露一丝难色,对着卢阳躬身拜道:“寒某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卢兄能答应我。”
对寒封的请求,卢阳心里有些猜测,他立刻上前扶起寒封,笑着道:“你我同为陇右人,别说一个,就是十个要求,卢某也必会答应,寒琼请说。”
“此次江夏战事结束,回到北边后,寒某能否借东岭通道去一趟陇右,寒某别无他意,五年了,我只想亲眼再见见两个妹妹。”
“好说,此次回去后,寒兄尽管来东岭找我……”
卢阳直接爽快的答应了寒封,说到后面又顿了顿,表情逐渐变得凝重道:“不过,这暗道事关重大,寒兄可否向我保证,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
寒封当即拍了拍胸口,沉声道:“卢兄放心,寒某保证,若向其他任何人说出暗道之事,寒氏满门必不得好死,我寒封本人今生今世永无突破显阳境之时。”
能发出如此毒誓,显然意味着寒封,已经察觉到了那条暗道对大夏的重大作用了,随随便便发誓,肯定是糊弄不过去的。
“好,寒兄爽快!”
卢阳此刻也算是真放下了心,拉着寒封敞开心扉聊了一会儿,才送他离开。
“这算是意外之喜了,想不到与寒封有这层渊源!”
转身回到屋内,卢阳脸上明显带着浓浓的喜色。
朱顺这时也忍不住开口道:“莫不是领主五年前,早就知道了寒月寒霜的身份,所以才会把这两人放在身边当侍女的。”
众人闻声表情都一愣,随即脸上满是佩服之色。
卢阳更是连连点头道:“应该真是这样,刚刚寒封进来时自称是谷谭村的,所以他并未进入镇城,只是金山镇下辖村级营地的人,对金山归属感必然不强,只待这次回到北朔,让他来大夏走一趟,再加寒月寒霜这层关系,劝他投诚肯定不难。”
众人闻声,顿时都点了点头。
大夏虽然向其余八镇都放了御寒级探子,可这些临时派出去的人,如何能比得上已经在金山镇待了五年多的寒封,只要寒封投诚,那他们就能迅速掌握金山镇的许多情况,这可慢慢打听要快的多。
“接下来就静观大战变化,每往后拖一天,大觉寺的威胁就大一分,看看这江元龙,到底能不能把七镇这些人给治服了!”
卢阳转过头,看着大军主帐方位,眸光微凝。
…………
事实证明,江元龙手段还是稍微差了点。
七镇援军,是赶在十月二十号天亮前抵达的,后面等天一亮,江元龙就召集了七镇统领议事,具体不知道商量了些什么,反正过了两天,又有一批新的军备发下来了。
从江夏镇城一共运来了一百五十套千锻战甲,七家援军中,基础力量在二十鬃左右的御寒级,都用原本发下来的百锻铁甲,去换了一套。
卢阳运气不错,也在其中。
新军备发下来后,又是一轮新的议事,然后又不知道商量了什么,总之大军还是没有出发。
一直等到了十月二十五号,七镇的掘地境陆续到了!
最先抵达的,当然还是距离最近的灞上镇,然后就是陲山、龙谷、阳瞿,最后才是北方三镇。
七镇的掘地境大军,那数量可就太庞大了,跟御寒级部分一样,北方三镇最多,各家都派了近两万人;中部陲山三镇都是一万五;灞上稳定发挥,一万出头。
这么一算下来,整个鸿关大营,不算江夏的人,光掘地境大军,就有将近十二万了。
七镇不是同时,而是陆续抵达的,所以等距离最远的北朔镇援军抵达时,已经是十月三十号了。
十天时间,卢阳也摸清了鸿关村里的情况,江夏镇在鸿关村里放了五万掘地境,再算上鸿关大营里的两千镇御军,也就是说,此刻江夏一方手上的总兵力,已经高达十七万多,将近十八万了。
这个量级的大军,就是不考虑御寒级,只要找到机会跟大觉寺打夜战,用人数堆也能把大觉寺给堆死了。
然而,江元龙居然还是没能搞定七镇的人,愣是拖到了十一月初五,大军也还是没能往前走一步。
江元龙每天都在召集七镇的人议事,可议来议去,半个月时间过去了,大军愣是没能动弹一下。
奇怪的是,大觉寺那边,居然也没有动静!
卢阳能确定,此刻双方密探肯定都不敢放松一下,必然是日夜兼程的盯着对方的,只要大觉寺有动静,鸿关这边必然会有反应。
双方好像就这么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
十一月十五号,东岭营房内。
朱顺透过窗户看着一片平静的大营,脸上满是困惑。
“就这么拖下去,每过去一天,大觉寺的胜算就多了一分,江元龙不会不知道,七镇的人不配合,他就不知道上报镇首,给其他七镇施压么?”
“你怎么知道没上报过?说不定镇首早就施压了,七镇压根就不听而已。”
“可以理解,七镇派援军是帮江夏抵御大觉寺的,又不是帮江夏收复失土的,完全没理由跟着江元龙主动打进横江北岸。”
“还真有点道理,大觉寺要是就这么不动了,七镇应该乐见其成,从头到尾也就是江夏丢了点地盘,死了点人,他们七家什么损失都没有,怕什么?”
“也就是说,现在就江夏一家在急了?”
“当然,十八万人,光吃喝都不得了,别说一半都配了百锻铁甲,疗伤丹药也不能少,再这么拖下去,这仗还没打起来,江夏就出不少血了。”
“没事,镇级营地,这点资源还不至于,主要是给别家人用了,最多就是有点心疼而已。”
………………
听到众人的议论,前排的卢阳始终都没说话,只是紧锁的眉头也表明了,他此刻内心也充满了困惑。
拖的时间,确实是太长了。
从上个月二十号拖到现在,都二十五天了。
都有十八万人了,还怕什么?
真要等到大觉寺挑着白天打过来,那可就麻烦了。
这都让他怀疑,九镇是不是有什么其他谋划了。
可他现在毕竟只是联军里的一个普通御寒级,顶多算稍微厉害点,手里掌控的信息极度有限,连江元龙那些人每天议事说些什么,他都不清楚,如何能推断出战事演变成现在的原因?
“你们忍得住,大觉寺还忍得住么?”
卢阳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带着众人继续静等。
又过五天,十一月二十号,还是什么都没发生。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流逝。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终于,十一月二十八号,下半夜。
离天亮约莫还有三个时辰之际,沉寂了足足四十天的鸿关大营,终于传来了传讯兵嘶哑的声音。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东岭营房内,卢阳第一个穿好了战甲,等其余人全都披好战甲后,他才领着众人一起走出了营房。
整个鸿关大营已经全都骚动了起来,所有营房内的人都乌泱泱的走了出来,掘地境那边已经有点乱了,好在他们住的营房都是御寒级,所以不算太乱,卢阳很快就找到了北朔的队伍,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顾院正,什么情况?”
“快四十天了吧?怎么就突然集结了?”
“不会现在要出发吧?”
………………
北朔队伍里的人,跟卢阳一样脸上满是不解,有几个直接开口询问起了前面的院正顾天雄。
顾天雄是这次北朔队伍的副统领,他有资格跟着黄天行一起进主帐,所以应该是知道一些内情的。
顾天雄性子比较冷傲,明显有点不想说话,可见后方许多人都开了口,想了想还是回答道:“龙河村斥候刚刚来报,大觉寺的大军刚刚已经出发,正朝着鸿关方向行军,预计三个时辰不到,就能递进鸿关。”
大觉寺,动手了!
卢阳闻言眉头猛地一凝,抬头看向天空,看到月亮的位置,表情微沉。
龙河村离鸿关大概二十公里出头,数万人行军确实要三个时辰左右,问题是现在离天亮刚好三个时辰。
“江元龙现在集结大军,是打算进军鸿关,提前跟大觉寺交战,还是……”
现在直接从鸿关向西进军,抢在天亮前跟大觉寺交手,起码还能多出一个时辰的时间。
一个时辰,绝对是足够的!
别说大觉寺的掘地境兵力最多四万,就算它把金壁龙河两村的所有掘地境都策反了,也不过七万人,哪怕加上五千多禅院比丘,跟江夏也没法比。
江夏现在,掘地境总计近十八万人,再算上两支千人镇御军,三千御寒级,这个力量,纸面上是足以碾压大觉寺的。
当然,前提是大觉寺拿不出更加诡秘的手段,以及他们那八百正式比丘,都不用。
卢阳眉头稍闪,继续揣测江元龙可能采取的动向。
不过,他心里很快就有答案了。
鸿关大营里的十八万人,仓皇集结了半个时辰,居然都还没搞明白,还有部分区域发生了争吵,明显是集结时碰撞引起的口角。
乌合之众这四个字,此刻算是在卢阳心中具象化了。
“根本打不了,江元龙应该是召集人撤退的!”
就这十八万人,真等天亮了被大觉寺的人碰上,那几乎不用想,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这个时候不退,必死无疑。
十八万人足足集结了快一个时辰才总算搞明白,这就是前面四十多天什么都不干,也从不集训的后果。
“北朔、武川、金山三镇掘地境打头,阳瞿、陲山、龙谷、灞上四镇掘地境在后面跟上,撤到鸿关村的东侧,具体目的地有人会带路,现在出发!”
随着大军集结完毕,江元龙的军令,也在大营主帐响起,随着传令兵在营中不断传达,军令也传到了各镇所有队伍里面。
“御寒级都来主帐周围集合!”
新军令一下达,七镇御寒级纷纷都朝着主帐靠去,卢阳等人自然也在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