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金塔第二层(2/2)
九阳神功,虽然名为九阳,实则也需要水火既济,阳刚中有一股柔韧之力,方能生生不息。
九阴真经,九为阳数之极,九阴合用,本就是阴阳并济的意思,只是崇虚胜实。
二者各有侧重点,但都并非一味地极阴极阳。
卫骁通过乾坤大挪移调解阴阳,使其相互化生,再用阴气阳用,阳气阴用,久而久之,就真个阳尽阴生,阴尽阳生,自九阳真气中生出真阴,发射的一阴指力,能够瞬间使人骨髓凝结,经脉封闭。以九阴真气使出一阳指力,可把铜板熔穿,比用九阳真气催发的威力更大,直接将一阳指修炼到了第一品的高度!
却说八卦之中,乾为天,坤为地,天地生人,乾坤交媾,人初生之始,乾卦中的阳爻跟坤卦中的阴爻交换,成了离卦和坎卦。
离卦为火象心,坎卦为水象肾,有了心肾,便有了人身。
肾水为阴,离火为阳,此为后天阴阳,卫骁将阴阳二气之中修出真阴真阳,使其反复交媾,真阳之气还于心,即阳爻回归填满离位,变回成了乾卦,真阴之液还于肾,即阴爻回归添入坎位,变回坤卦,乾坤为先天阴阳。
这个过程,即是道家讲的“抽坎填离”。
原先卫骁体内阴阳二气流转,就如同没有鱼眼的太极图,类似于后世的韩国国旗,如今生出真阴真阳,有了鱼眼,终成太极之象,自后天返还先天,将一身后天修炼出来的真气尽数返还,修成了先天真炁!
这先天真炁,非阴非阳,既阴又阳,卫骁想让它阳它就阳,想让它阴他就阴。
此炁沿着脊柱上的督脉自下而上,一路冲入泥丸宫中。
卫骁脑海里面有个金塔,被这先天真炁冲撞,立即大放光明。
自从卫骁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这塔就只开放了第一层,所有死掉之人的神魂化作小金人都在第一层里面演练武功,此时受了先天真炁,他们原本半透明的身体变得更加凝练,五官都有些模糊的轮廓,同时在地上双膝跪倒,向卫骁拜了叁拜,然后尽数飞起,投入到一方桌案上凌空虚悬的玉尺之中。
过去卫骁凝神看这塔里面的情况,模模糊糊,只小金人最清楚,里面的具体装饰陈设都很虚化,现在完全清晰起来,连墙壁上的龙形纹上面,每一根龙须都真实可见。
这塔以前给卫骁的感觉,就是个虚假的幻影,如今却让他有种脑子里真有这么个金塔一样,而且,他能够感受到这塔里面自有一个空间。
他退出金塔,发现自己还坐在室内,看着坐下的金丝楠雕蟠龙云床,以及帐幔、香炉等等,突然间有种不真实感,仿佛在梦境之中。
他去墙上取下屠龙刀和倚天剑,集中精神,手上突然一轻,刀剑同时消失,出现在了宝塔里面,他再动念,手上一沉,刀剑又都重新出现。
他把刀剑收入塔里,又拿起打狗棒,同样能收进去,又拿了鹤嘴笔、鹿头杖,黄铜的香炉,白瓷的茶具,全都能收进塔里!
这可真不错,相当于有了个随身空间。
卫骁最后把云床书案,成套的桌椅全都收进塔里,很快这座宫殿里的东西就都被他搬空了!
他又把心神沉浸,投入金塔,仿佛整个人置身于金塔之中,也成了个小金人,那是他自己的神魂,盘膝坐在刚搬进来的云床上面,继续修炼,运作更多的先天真炁进入金塔。
金塔光明越来越强,震动得也越来越厉害,跟剧烈地震相似,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的身体飘飘悠悠,自床上升起,穿透顶棚进入了第二层,这一层里面浓郁的金光似海水般澎湃喷薄,八面门窗骤然向外同时开放!
……
等金光散去,卫骁恢复了意识,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房间里。
一个歪眉斜眼的少年过来,撇着嘴不屑地说:“小子!既然入了我们星宿派,就要守我们星宿派的规矩,这第一条,就是不能违逆师兄,师兄说的话比天还大,比海还深,师兄我放个屁,在你这里,也得比皇帝的圣旨还要管用!听到了吗?不然的话,你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第一卷完
附录:
卫史·太祖篇
太祖开天行道至德至仁文辉武成通玄高圣皇帝,讳骁,姓卫氏……至正三年,定都于南京,复古卫国,年号阳明……
阳明十三年,六月,于开国大典前修成正果,破碎虚空,携满宫珍宝飞升仙界。皇后周氏召集内阁群臣、四王八公勋贵议定以遗腹皇子继承大统。
卫史·成祖篇
成祖启天弘道文成武德纯人至孝通妙高明皇帝,讳臻,太祖长子,母景明仁皇后。
阳明十三年,太祖飞升仙界,成祖继皇帝位,越明年,改年号为神武,大赦天下,由母景明太后垂帘听政。
帝少聪颖,从母修习太祖所传九阴九阳神功,八岁时,至武当山祭祀真武大帝,拜三丰真人收做关门弟子。十六岁亲政,拨内帑二十万两于京都修建真武观,不行出郊十里,迎三丰真人进京,拜为国师……
神武十七年春三月,江南白莲教造反,帝派楚国公徐达南下平叛,旋复。
四月十二,京城地震,景明太后受惊,不能理事,迁至慈宁宫养病……
六月初九,国舅周琅于闹市中辱骂太祖,帝震怒,令刑部严办。
神武十八年夏五月十六日,有明教徒行刺当朝首辅不成,服毒自尽。
七月初八,帝起驾往承德围猎,明教徒数千人围攻紫禁城,为降龙卫指挥使张松溪所灭。
八月,帝令降龙卫捉颖王韩林儿下狱,严查余党。
冬月,褫夺颖王封号,韩氏一族成年男子斩首,余者发配边疆……
神武十九年春二月二十三,帝下诏褫夺周王封号,周氏一族,圈禁王府,无诏不得外出。
夏六月,江南白莲教复叛,七月,淮泗弥勒教造反,旬中,陕西明教造反。帝派楚国公徐达、鲁国公汤和、皖国公朱元璋各自领兵平叛。
秋八月十六日,擒得白莲教匪首徐普庚,弥勒教匪首红和尚等入京,凌迟处死。
冬月,明教匪首杨逍、范遥、韦一笑等入京行刺,为降龙卫所擒,凌迟于闹事。
神武二十年四月初八,帝废皇后周氏,另立徐氏为正宫,圈禁周氏所生大皇子、二皇子、五皇子于西郊别苑,立三皇子煜为太子。
神武二十五年,帝派皖国公朱元璋领兵二十万北伐,直至北海不毛之地,获牛羊百万而还。
神武二十七年,帝派鲁国公汤和乘船东征,尽收虾夷、东倭、琉球等地,设七省。
神武二十九年,帝派楚国公徐达南征,尽收真腊、爪洼、占城、安南、缅甸等地设十二省。
神武四十二年,帝派皖国公朱棣西征,尽收西域三十六国之疆土,至波斯、大秦等地。
神武六十四年冬至日,帝于乾清宫功行圆满,破碎虚空飞升仙界,遗诏三皇子煜继承大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