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勾起一段往事(2/2)
老妇人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哽咽的说道。
“呼,这样啊。”
曹玉卿松了口气,拿出手帕递过去,“程开颜老师的作品中的情感都十分真挚感人,您老人家受不住也很正常。”
“嗯。”
老妇人轻轻点头,凝望着书中的文字写着:
亲爱的,我们缘分未尽……
她心中隐隐确定一件事,这个故事和自己,和他肯定有关系。
“嗯……君明,我们的确缘分未尽。”
老妇人心中默默呢喃着。
……
“吃饭了!”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传来呼喊声。
老妇人整理好个人状态,又重新恢复到平日里平静知性的模样的,带着外孙女出来吃饭。
一家四口人,坐在客厅的四方桌上吃饭。
“妈,你眼睛怎么红了?”
女儿曹葳蕤盛好饭端过来,注意到母亲的异样,关心的问道。
“没事的,奶奶是看书看入迷了,太感动了这才流眼泪的。”
外孙女夹了块排骨,笑着解释道。
“妈,您年纪也大了,情绪波动得控制着,就怕这心脏病又犯了。”
曹葳蕤松了口气,叮嘱起来,随后又瞪了眼女儿,“你也是的,什么书都给你姥姥看。”
“哎呦,这可是程开颜老师的最新作品《赎罪》,大作家大才子,大慈善家听说过没?妈,您真老土!”
曹玉卿无语的撇撇嘴,小声嘟囔道。
“程开颜?那的确很有名了,我们单位的同事领导都在看呢,葳蕤你也别生气了,这个年轻的作品可不简单,就连巴金老先生的都看得感动落泪呢。”
这时对面半天没出声的中年男人开口了。
显然这是曹玉卿的父亲,曹葳蕤的丈夫,老妇人的女婿。
上门女婿。
因此曹玉卿姓曹。
“就你们有理行了吧。”
曹葳蕤瞪了丈夫一眼,后者很快缩了缩脖子。
随后女人又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老妇人看着女儿女婿恩爱的模样,心中一阵恍惚,思绪也跟着纷飞,回到过去。
记得自己跟他,好像也是如此恩爱的。
“嗯?妈您发什么呆啊?吃饭啊,天气冷一会儿凉了对胃不好。”
过了一会儿,曹葳蕤注意到母亲的异样,关心道。
“没,没什么。”
老妇人轻轻摇头,低头吃饭。
不只是老太太情绪不太好,大家吃饭热闹的气氛也黯淡下来了。
几分钟后,老太太忽得抬头,扫了大家一圈,开口道:“有个事情我跟你们说一下。”
“什么事啊?”
其余三人齐齐看过来。
“葳蕤……”
老太太望着女儿那双熟悉的,深邃的漆黑眼睛,又想到故事中男主人公的结局,心中说不出的慌乱和难受。
应该不会的。
“葳蕤你父亲的下落,我可能有些眉目了……”
“我爸?”“姥爷?我有姥爷吗?”
曹葳蕤与曹玉卿母女二人齐齐开口。
“嗯,应该和这本书有关,准确来说这本书的作者,程开颜同志应该知道一些情况。”
老太太拿起手边的那本《收获》,翻到《赎罪》这一页,沉声开口道。
“什么?!”
此话一出,全家人都站了起来,直勾勾的盯着那本书。
……
“原来,如此……”
女儿曹葳蕤听完母亲的讲述,失魂落魄的点头,面色看似平静,可嘴唇已然颤抖不止。
她曾经苦苦追问母亲,但得到的回答是去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追问细节得到的回答也是母亲的摇头。
幼年时的父亲的缺失,让她早已将这个称呼埋进心里。
而现在,过了四十多年,才知道自己原来真的还有个父亲。
也终于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为何。
那年日本人打进上海,父亲母亲还只是二十多岁出头的年轻人。
二人在战火中走散,父亲在部队里任职上了战场,保家卫国。
而母亲去往后方安全的城市避难,可她一边照顾自己,一边苦苦等待前线上的来信,却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已然怀有身孕,
淞沪会战的战败,仓皇的大撤退,外加日寇的猛烈进攻,多个城市沦陷,在逃难和战斗中。
二人彻底失去了联系,彻底走散。
……
餐桌上,一家人早已被老太太口中的真相,震慑心神。
“我早就不怨他了,可要是他……您怎么办?”
曹葳蕤看向母亲,颤声问道。
“这么多年了,不过是为了一个了结心愿罢了,这么多年都是靠着这个虚无缥缈的希望过下来的。”
老太太叹了口气,轻声道:“就像小说中的曹雅南一样,将自己活成了一座灯塔,固执地、沉默地亮着,只为他一人指引归航的方向……”
她并未将剩下的那话道出,可众人心中却陡然想起一句话——
即使她并不知道,那艘船是否早已沉没在黑暗的海底。
一家人沉默许久,最终点头。
“我们都支持您去找父亲!”
“嗯。”
老太太终于露出欣慰满足的微笑。
“可是您仅凭一部作品里的剧情吗?就能确定那位程开颜同志能知道他的下落吗?
就算程开颜同志,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吧?至于父亲,那更是大海捞针吧?”
女儿曹葳蕤则对寻找父亲,不抱什么期望。
“先找找看吧,用我余生的时间……”
老太太笑了笑,转头看向窗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