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入魔(1/2)
第1364章 入魔
“毛亨不愧是神州儒圣,望之令人全心全意地折服,与之交谈更是如沐春风、如听圣音。
若我是活人,还是男子,一定矢志不移地追随毛亨,当他的弟子。”
离开泾河书院后,芍药姐依旧情难自已,十分兴奋。
小羽眼中有思索之色,缓缓点头道:“毛亨的确当得起‘儒圣’之称,他压根没修炼‘儒家仙武’,可身上的浩然正气已经有了领域的雏形。
若把浩然正气当成内功来修炼,怕不是一日之内修炼出仙武领域?”
在毛亨的领域内,她的他心通一丁点效果也没有。
别说直接聆听心声,连“众生相”都捕捉不了。
此时毛亨的众生相为“圣人相”,圣人相无缺无漏,除了神圣庄重,啥也感应不到。
芍药疑惑道:“仙武领域是什么?”
“是法相之上的境界。”小羽道。
拥有这么高的境界,毛亨以及毛亨弟子,却没修炼浩然正气之类的仙武。
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儒家心经,也在有目的地孕养自身的浩然之气。
只不过不像“西八仙”窦逸琳,把浩然正气当内功、当成一门儒家武学。
儒圣毛亨只修心,没有刻意去炼气,只把周身的浩然正气当成一种自然现象。
“唉,神州就是神州,外邦完全比不了。武者能开创新的仙武境界,儒者活像个行走人间的圣人。”芍药姐再次感慨道。
“圣人.”
小羽挑了挑眉。
她没窥探到老毛的心声,却看出老毛的胸襟,的确有圣人的雄心与愿景。
——这群儒家老骨棒来咸阳,绝对别有目的,还一定与此次大劫有关。
这家老骨棒是真有能力,可能力越大,捣起蛋来危害越大。
要不要将他们赶走?不需要我露面,让李斯来当恶人,反正他已经习惯了。
这是“羽太师”的理性想法。
——毛亨的确是正人君子,是活着的人道圣贤。他的学问与人品,都让人敬佩啊!对于这种贤者,咸阳朝廷应该打开大门,让万民接受圣贤的教化。
这是“小羽”的感性想法。
一番纠结之后,羽太师让小林子把咸阳宰子婴喊到太师府。
“太师,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子婴急匆匆,面有焦虑之色。
他今天上午来太师府拜过年,还吃了一顿午饭。
结果傍晚太师又派人传唤,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小。”羽太师将他带到书房,道:“近期有不少大儒进入咸阳,讲学传道,很是热闹。
这本来是好事,但好事也可能演变成滔天大祸。”
子婴奇道:“儒生讲学,有什么问题?”
羽太师反问道:“当年先皇为何坑杀儒生?”
子婴沉吟道:“被坑杀的多为术士,儒生数量不多。
那些儒生很刁猾,惯会借古讽今,通过夸耀古之圣君,来嘲讽陛下。
表面上没说先皇一句坏话,甚至言辞中压根没提到先皇,只说古代圣君如何如何。
可古之圣君被他们逐条夸耀的地方,恰是先皇不去做,或反过来做的。
比如郡县制。
儒生夸赞古之圣君分封土地,是重视亲情,有情义、守礼仪。
这不就是暗讽陛下太贪,太无情?
于是,民间开始流传——陛下富有海内,而兄弟子侄皆为匹夫。
这话儒生没直接说,意思却很明显,连市井百姓都明白。”
羽太师微微颔首,“这便是儒生最大的危害。他们有知识、有想法,喜欢议论朝政,一个个还能说会道,完全不怕死,很容易便操控了舆论,影响了民心。”
子婴道:“如今我们推广十年仁政,不怕他们说。他们只会夸赞我们。
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夸赞太师,称赞如今的朝廷在践行上古圣君之道呢!”
羽太师道:“现在夸,不等于一直夸,我们要防范于未然。等我离开咸阳后,大概在正月十五之后,你在设立一个衙门,负责对流通于市井的话本,乃至朝廷自己的‘告民书’进行检查。”
然后羽太师将前世“河蟹大神”的规则详细讲了一遍。
子婴听完后慨然长叹,“太师之策,让我大开眼界,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躬身下拜,“子婴受教了,正月十五后,沐休结束,我一定向相关衙门的官吏传达太师的思想。”
羽太师道:“你可知为何要你在十五之后,才开始设立‘审查官’一职?
我的假期,到今天午夜结束。
等我离开咸阳半个月后,你再‘灵机一动’?”
子婴似懂非懂,“是我灵机一动,此功劳与太师无关?”
羽太师慨叹道:“今天下午我给毛亨拜年,听他讲毛诗,如痴如醉,如饮仙酿、如嚼灵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