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南洋邵氏!!!(2/2)
后来,有一次邵一杰与人合伙进货,却被合伙人骗了一把,卷了货款不知所踪。
本来已经在走下坡路的“锦泰昌”资金链断裂,求救无门。
新任掌门人邵一杰迫切想为家族找出一条新路,但眼下资金有限,他也不是做生意的熟手,一时间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
偶然间邵一杰想起父亲生病那年买下的那家“小舞台”,当日父亲曾经跟他提过一嘴,电影行业大有可为。
只可惜天不假年,买下剧院不久父亲就过世了。
邵一杰敲了敲桌面,沪海滩电影行业方兴未艾,场地有了,不如组建一家电影公司?
说干就干,他与友人集股经营,将“小舞台”改名为“笑舞台”,并创办了“和平社”剧团。
但剧团成立没多久,集股的友人便撤资另起炉灶,令邵一杰处境尴尬。
外人断断是不能用了,好在邵氏家里兄弟多。
1924年,邵一杰在沪海闸北横浜桥创办“天一影片”公司。
邵一杰自己担任总经理,兼职导演,二弟邵一棣是会计,三弟邵一枚管理发行这一块,六弟邵一富,因为曾在阿美利卡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上学,讲得一口流利英语,故而担任外埠发行。
当时,沪海已经有不少影片公司,“天一”既不是资本最雄厚的,背后也没有什么靠山。
但偏偏异军突起,拍摄的影片均取材于华夏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神话仙侠,在崇尚“时髦”和“异国情调”的沪海滩简直是一股“泥石流”,反倒合了广大中下层民众的口味。
“天一电影”最早力捧的红星是大名鼎鼎的电影皇后胡蝶,后来两方闹翻,邵一杰又捧起了明星陈玉美。
为了防止陈玉美被其他电影公司挖走,邵家老大干脆娶了她当二房。
当年然而染料行业不好做,电影业一样。
别人拍时尚,你偏偏要走复古风,逆行者并不好当。
有一年,沪海滩六家老牌影业公司联合成立了“六合影业”,以“破除旧思想”为名,对“天一”发起围剿。
六合影业提出不少“规矩”,其中最为毒辣的一条便是:发行商或者戏院买了我六合的片子,就不能购买“天一”的片子。
这导致“天一”拍摄了许多影片却苦无发行渠道,只能白白堆在仓库里集灰。
只此一招,将邵家逼到了绝境。
苦思冥想下,邵一杰想到了另一条出路:下南洋。
从明末开始,因为海禁政策的缘故,沿海地区的民众兴起下南洋谋生的潮流。
及至清末,因战乱与列强,有些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南洋讨生活。
邵醉翁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南洋那么多华人,少小离家,鬓发已白,他们一定也很想看家乡的电影吧!
邵老大派老三邵一客去南洋考察市场。
年轻的邵一客干劲十足,收拾几件衣服,拿了一笔钱和几部在沪海卖得很好的电影,就登上了前往南洋的客轮。
刚到李家坡时,邵一客觉得情况并不乐观。
当年下南洋的多是粤省、闽省沿海一带的渔民,来到异国他乡,大多抱团取暖,操着一口江浙口音的邵一客一听就是“外人”,被华裔富商们拒之门外。
再加上这里早就有六合影业势力盘踞,想要发展起来困难重重。
但邵一客并没有就此退缩,他离开市中心到了乡下,发现广大农村还是一片未开垦过的处女地,如果从农村入手,大片市场正待开拓。
他一封电报发给邵老大,点名要的帮手竟然是年纪最小的六弟邵一富。
邵一富时年19岁,中学毕业,正在考虑进学问题。
然一切都以家族为先,他年轻敢闯,英语也是邵家几兄弟中最好的。
在与大哥邵一杰恳谈一番后,包袱款款带上一笔钱,与三哥邵一客在李家坡汇合。
兄弟二人一商量,决定采用流动放映的方式打开局面。
流动放映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将放映器材和电影母带放在一辆大蓬车上,兄弟二人开着车走街串巷,到郊区、乡下为老百姓放映电影。
南洋潮热,时而烈日当头,时而暴雨倾盆。
虽然近些年来家道中落,邵氏兄弟却也没吃过这等苦头。
只是此时前景尚且不明朗,身边依靠得住的只有彼此,说什么都要撑过去。
两人一边在乡村四处“流动”,一边与本土电影发行机构谈合作。
发行机构租赁院线、宣传,邵氏出电影,很快就在南洋打响了名气。
用现在的话来说,邵氏兄弟早早抢占“下沉市场”,双管齐下,终于打开了李家坡电影市场。
随后,兄弟二人将手伸向大马,同样的操作方式,又占领了大马的一块市场。
赚到钱后,他们开始收购戏院和游乐场,组建邵氏自己的院线。
同时也搭上了几位来自江浙的华侨富商,成为当地的一股新兴势力。
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邵氏兄弟主要采取租赁的方式获得入场券,等到机会成熟,资金到位后再考虑购买,凭借聪慧的大脑和吃苦耐劳精神,邵氏兄弟很快就在马来地区站稳了脚跟。
上世纪三十年代,邵一客和邵一富兄弟在李家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为“天一电影”公司打开一片新天地。
与此同时,远在沪海的邵一杰并没有因为被封杀而放弃电影事业,他决心顺应历史潮流,发展有声电影。
当时国内以默片为主流,但好莱坞的有声电影发展得如火如荼,邵一杰给邵一富发电报,请他去欧美搜集先进拍摄器材,尤其要购买一批拍摄有声电影的器材。
邵一夫就这样踏上前往美国的客轮。
前半程一帆风顺,却没想到船开至阿美利卡西海岸时不小心触礁沉没,邵一富跌落进冰冷的海水中。
也许是他命不该绝,邵一富在海水中挣扎之时竟然抓住了一块舢板,用尽全身力气趴了上去,任由舢板带着他起起伏伏。
日头东升西落,又冷又饿,邵一富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坚持多久,也不知有没有命回到家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