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为了大锅饭和香蕉!(1/2)
“那我们要去哪?”经理问道。
“狮头城临海,面积和闽省-鹭门市面积相当。电力依靠马文戈普电厂供给,发电厂离这不是很远,我们去那边!”陈熙开始指挥队长开车。
“为什么要去发电厂?”
“我猜他们这次是想占领狮头城,必然是不会破坏电厂,所以重武器万万不会用的,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点守在那。而且电厂肯定有部队把守,就是为了防止暴徒们平时搞破坏……”陈熙分析道。
“那你怎么出发前不说?”经理有些不明白。
“就那个邹华建,你如果说真话,他肯定死都不会上车的。”
“也是。”
几分钟后,坐在车上的邹华建不停的搓着手,为了让自己在别人面前看起来没有那么慌张,他试图找侄子聊天:“小志啊,一会到了避难处,我们就找那个大酋长。跟他说下我们这些外国投资者遇到的麻烦事,然后索要一些合理的赔偿,例如帮我们牵线搭桥再弄点定单来……”
邹志此刻都要哭出来了,他看了看邹华建:“叔叔,你能不能别做白日梦了。大酋长哪里会答应你这些要求?我们现在能不能活着都成问题,赚钱的事情就别想了。我才二十多岁,还没娶老婆呢。”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人家女孩子都没你这么害怕。大酋长怎么了,我们可是外国人,外国人在非洲都是高人一等的。他一个大老黑就算位置坐的再高,那又怎么样。”
邹志听到自己叔叔说他还不如钱佳佳胆子大,本来吓的惨白的脸突然红润了起来。
现在是晚上,两人还还没有注意到车子完全已经改变了路线,朝着东边而去。
与陈熙预想的一样,马文戈普电厂周围的确是有士兵把守,但数量并不多,只有区区几十号人。
黑暗的夜色中,电厂周围自动武器扫射的声音撕裂寂静,子弹打在铁栅栏上迸出点点星火。
此刻城外的某工厂。
各种让国人熟悉的企业宣传标语被喷刷在墙上,如:吃大苦、干细活、赚小钱。
比待遇越比心胸狭窄,讲奉献越讲境界越高。
穿上雨衣就是晴天,打开电灯就是白天。
吃苦耐劳是非洲传统美德,警惕其他公司的衣炮弹。
俞国强此刻正拿着大喇叭站在高台上喊话:“辛勤的劳动者们,狮头城此刻正面临着暴徒们的袭击,我想工厂今晚也不会太平的。看看你们手上的老茧,那是比任何武器都要光荣的勋章!那帮暴徒们要摧毁我们建设的家园,他们要夺走我们的工厂,践踏我们的尊严。
当剥削者用暴力压迫时,我们要用更大的暴力回击!让他们尝尝无产阶级的怒火!拿起你们的武器,守住厂子,守住你们的大锅饭,守住你们的亲人……为了大锅饭,为了香蕉!”
整个厂区沸腾了。
所有黑人都举起工具用不标准的华国语高唱:“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厂里有自己的护卫队,但是人数有限。厂长为了守住这里,只能让俞国强通过大喇叭动员所有人。
不过没想到的是,效果却出奇的好。在这个辅导员来厂子后,每天给这些黑人不断宣传,让工人们的服从程度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一百。
今晚出现了如此危险的事情,俞国强只用了几句话就点燃了工人们的情绪。
工厂外几百米处的灌木丛中,一个个黑影正悄然逼近。
这些人手持各式武器,老旧的ak步枪、磨尖的钢筋、锈迹斑斑的砍刀,都是狮头城臭名昭著的黑恶势力分子。
他们平日靠着勒索各大工厂的保护费为生,而俞国强所在的工厂一直是他们的眼中钉。
工人们团结一致,加上工厂自有的武装护卫,让这群歹徒几次谈判都碰了钉子,被厂长强硬地赶出大门。
今夜城里暴乱四起,这帮混混嗅到了可乘之机,想趁着机会一举攻下这块眼馋已久的肥肉。
领头的疤脸汉子舔着干裂的嘴唇,仿佛已经看见工厂仓库里成堆的货物和保险柜里的钞票。
“哒哒哒!”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俞国强虽然年纪不大,但在国外的危险经历却不比陈熙少。他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协会成员,低声叮嘱了一番:“一会打起来你们就去指定的地点躲藏……”
说完这番话后,他又拿起了自己手中的钢管:“守住工厂,按照计划行事!”
厂长是个退伍军人,俞国强起初来这的时候,他还有些瞧不起对方,感觉这个年轻人就是来非洲玩的。但接触过一段时间后,厂长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加上两人的信仰相同,工作上的作风也都差不多。今晚的动员工作以及俞国强表现出来的勇敢,让厂长不禁偷偷给他竖起了个大拇指。
这小子放在以前,绝对是个当正委的料!
枪声越来越近,工厂里的那些黑人的勇气也逐渐消退下来,开始不自觉地咽着唾沫,握着武器的手心渗出汗水。几个年轻工人时不时瞥向大门,膝盖微微发颤,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啪!”
厂长突然一铁棍敲在钢管上,刺耳的金属颤音让所有人一激灵。
“慌什么!”他粗犷的嗓门压过了远处的交火声,“那些混混手里的破铜烂铁,加起来还不如我们食堂的平底锅多!”
工人们被这比喻逗得咧嘴笑了,紧绷的后背稍稍放松。
“大家不要慌,对方也没有几条枪。何况我们的武装队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他们硬闯进来,就拿着武器上去干。十步之外枪快,十步之内刀快。还记得平时教过你们的查尔尼斯空腹吗……”
闻言,工人们眼中重新燃起战意。
马文戈普电厂。
枪火交织中,暴徒们的数量并不多,但实力却出乎意外的强,他们逐渐向前推进。守卫士兵的阵型开始松动,这支驻防部队的战斗力本就堪忧。
守军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兵,或是前线退下来的伤兵,还有不少靠关系混进来的闲散人员。
平日里,他们经常聚在发电机旁打牌、喝酒。此刻,安逸的代价正在显现。
一个士兵手忙脚乱地更换弹匣,却在紧张中让子弹散落一地。
两名面色苍白的年轻士兵蹲在掩体后,颤抖的双手连保险都忘了打开。
而他们的指挥官,正对着对讲机语无伦次地请求支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