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兼职界的王者工作,传单派发(2/2)
销售点确实很好找,就在我们下车地方的马路对面。是一个沿街商铺,门脸不大,但外面摆满了店铺开业摆放的那种篮外加一个充气拱门。
我们四人吃着冰棍走了进去,在得知我们是来这次活动派发传单的人员时,工作人员带我们走进了库房。这个销售点的门脸虽然不大,但里面的面积到还不算小。靠近门口的位置有张桌子,桌子上被一个丝滑的红色长布覆盖着,上面摆放了几盘简单的糕点和饮水机,饮水机的一旁有着一次性的餐盘刀叉和纸杯。这个桌子是门店里的人想要布置成一个餐台,只是这餐台布置的太简陋了,看上去十分的寒酸,和上一次的别墅楼盘所布置的餐台是无法媲美的。
工作人员剪开了一摞用牛皮纸包裹着的,尚未开封的新传单发放给我们。一边发放一边嘱咐我们两人在门口发放,两人在马路对面发放。见到路人就发放,如有路人丢弃的也要捡回来继续发放,如果已经被弄脏了就丢进垃圾桶,路面上不可以有残留的废弃传单。我们点头表示知道了。
从我本人而言还是很赞同这个要求的。其实对于被发到传单的人员来说,可以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也可以拿在手里找机会丢进垃圾桶,但唯一不要做的随地乱扔。而对于派发传单的人而言,发现被丢弃的传单页需要及时将其拾起,无论那张单页是否继续再参与发放,从纸张利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去考虑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我们在临行前,工作人员特意嘱咐我们要是遇到有意向来参加演唱会或是买房的客户可以把他们指引到这里来进行详细咨询。
我和老肇来到了销售处对面的街道开始进行发放。这个位置是在门店里的人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自然要兢兢业业的工作,哪怕是装的也要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来。由于这里地处这座城市的市中心,所以来往的人流量是很大的。
我和老肇间隔出一段距离,一人冲着一个方向分别发放给过路人群。面对传单派发者时,人与人之间的素养和最基本的素质差距就能够很充分的体现出来了。
夏季的下午阳光正盛,有的人一边擦着汗一边很厌烦的摆了摆手,有的人在你递过传单之时双手依旧插在口袋里对你干脆不给予任何理睬,有的人则是很礼貌的微笑着回绝了。有的人不好意思推脱所以还是犹豫着接过了传单,也有少数人接过了传单之后还留下了一句“谢谢”。
不知发了多久,一个男人走上前来笑着接过了传单之后问我某一路的公交车车站在哪里。他三十出头的样子,汗水在他的额头上正在向下滑落。白色的衬衫已被汗水浸透,露出了些许皮肤的颜色。我不好意思的笑着挠了挠头告诉他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又笑了笑对我道了声谢就去问其他人了。
我回头望向老肇,他此时正在伸手递给一对路过的情侣。那女生一脸嫌弃的摇了摇头,老肇只好收回了刚刚递出去的手。而在女生一旁的男生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回头走向老肇说了句:“来,给我吧。”
老肇微微一怔,递给了他一张传单还礼貌的简单介绍了几句演唱会的内容,那男生认真的听着点了点头,他拿着单页走回到女生身边,一边走一边对女生说:“人家也不容易!”
当时的我觉得这一幕很好笑,在那里一直捂着嘴的笑。可现在回想起来却莫名的心头一暖。或许那个男生在年少时也做过类似的兼职,也经历过兼职里的苦与悲,所以当他看到有年轻人在做兼职时才会感同身受的用自己的一个举动去给别人带去更多的鼓励。好多事情都是如此,若不是经历过,怎会知晓其中的难。
又发了许久,我们手里的单页剩余的也不是很多了,就回到了马路对面又取了一些拿在手中,为我们发放单页的工作人员告诉说我们可以再往周边走一走再扩散一下范围和人群。
于是,我俩便多拿了一些单页开始在马路对面的各个街口处游走。我和老肇也改变了发放时的话术,因为我们发现当我们只递上一张单页时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拒绝的,但如果附加上一句“演唱会门票”的话那人们就会愿意伸手去拿了。我和老肇心里都清楚,这其实哪是什么门票啊,分明就只是一张普通宣传单页而已。
似乎所有的发传单工作都逃避不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偷懒。我俩不知走了多久,竟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一个开放式小区之中,那里有很多的大龄阿姨在树阴处的凉亭里打牌。
其中一个阿姨问我们这次又是哪里在宣传些什么?我们回答说演唱会,她紧接着又说演唱会好,想跟我们要些单页来看看。我俩很爽快的递过去几张,只见阿姨顿时眉头一紧的表示太少。她要我们把所有的都给她不就好了嘛,这样我俩也就轻松了,皆大欢喜。
我俩笑了,心里立刻明白了她刚刚问是在宣传什么只是在客套一下而已,对于她来说无论宣传什么都一样,因为她真正想要的是我们手里的这些单页。具体是用来卖废品还是干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就是想要占便宜。
我俩仔细想了一下决定留下一小部分在手里,其余的就全部送给了她。那阿姨开心极了!和她一起打牌的那些阿姨也沸腾了,纷纷问我们还有吗,要我们给她们也拿来一些。我俩连忙回答说没有了,就这些了。其实这单页在库房里还堆放着好多呢,足足够这几位阿姨卖上几个来回的废品了。但毕竟是人家开发商钱印出来,我们也不好散去太多,况且这一来一回的真是又热又累,我们才不会傻到特意去给这几位阿姨回去拿传单再送回来呢。
散去单页之后我俩拿着手中仅剩的一小摞单页随便找了家便利店买了两瓶饮料,就去往附近凉亭里去休息乘凉。风吹过脸庞带走汗水,坐在长椅上放松疲劳的双腿。喝着饮料,聊着没谱的事。
我俩不停的说着这一天既是在旅游,又在逛街,还能赚到钱,这样的生活去哪里找?多幸福!这样的幸福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只有在那样的年纪做着那样的事情,才是幸福的。
我记得那个下午我和老肇走遍了门店周围的好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山城市内的样子。在临回去之前,我们路过了一家银行,那家银行的保安正在门口抽着烟,他看到我们手里拿着单页走来便问道是在宣传什么,我俩递给他一张单页,并附和道“演唱会!”
他看了一眼便激动的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演唱会!我还打算那天去现场去看呢!”
他冲我们多要了几张单页,然后回头跑进屋子里招呼其他两个保安看,还不停的说着要一起去看。那两位保安在看了以后也出来问了问我俩演唱会的具体情况。看他们开心的样子,我和老肇不由得更开心了起来,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我问题我们都回答了,回答的答案都是顺着他们开心的心情回答的,还和他们说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楼盘的销售处去看一看,他们说好,等下了班就去。
我俩又走了一会,预计时间差不多了就散光了手里的单页转身往回走。
当我们回去的时候另外两个人早就已经在屋子里了。销售处里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着登记客户和销售房子,这一下午的时间自然没有多顾及到我们。工作人员让我们四个人搬了一些东西,简单干了点杂活。虽然还没有到下班时间,但他们知道我们是从外地招聘过来的,等下还要去集合坐大巴车回去,就提前放我们走了。
留过“行动”电话号码的那个人拨通了“行动”的电话,“行动”告诉他说要我们打车回到集合的广场,车子到了以后他来付打车费。就这样,我们四个人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就回到了集合的广场。
因为我们是提前下班的,所以我们到达广场那里时,还有好多人都还没有收工,他们还在周边散发着传单没有结束工作。大巴车是要等到人齐之后才会发车回去的。这时的我们就坐在广场附近的路边静静地等待着。
老肇同其中一个人聊了起来。那人皮肤有些黑,一看就是经常在外晒出来的,身材十分匀称一看就是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他说他是体育学院的大三学生,在这个夏天过后的再一次开学就是大四了。他会在经历短暂的剩余课程之后就马上进入实习阶段了。他经常出来做兼职,对于“行动”也比较了解。从他的口中我和老肇得知,原来“行动”的本名真的就叫邢栋,只是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个词语,而是姓氏的邢和栋梁的栋。邢栋是我们所在的城市里专门接手大型临时活动的兼职领队,只招收学生或者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兼职人员。我们都在夸赞他能够接到这样跨城市的大活动已经属实是很厉害了。
老肇问他是学习什么体育专业的,他回答说是学习垒球专业的,这是一个在国内比较冷门的体育运动,他向我俩普及了一些简单的球场知识和垒球文化。在得知我俩是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时他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声“真好”,可这短短的两个字里却充满了羡慕和感叹。多年以后的我,终于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同样羡慕和感叹。
而他对于自己即将迎来的实习则表示还没有想好要去做什么,学校大概率也不会为他们推荐实习的单位。
直到现在我都我依然记得这个人。他能留给我的很大印象是因为他是一个迷茫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样的有气无力,说话时的眼神里没有一丝光芒,不像是一个即将野心勃勃走出大学校园的年轻人应有的样子。他总是喜欢谈论些金钱和利益的问题,但语气又是那样的无奈,仿佛他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已经没有了希望一样。总之,在他的身上是完全体现不出“朝气”一词的。这可能是来自于同学家庭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可能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距。或者只是他那天有些疲倦,一切都是我想得太多了。
我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又做些什么,是否还在那座城市里生活,是不是还依然在迷茫中挣扎。我所见到的他,在他的漫长人生中仅仅是如过客般短暂的时间。
到了下午的六点钟,这是正是收工的时间。众人都在感慨很累。但对于我和老肇而言,这一次的工作却是是相当顺利的。我们游走了山城市区的很多地方,没有遇到特别过分的人,无论是活动方的工作人员还是传单所散发的人都还算友好。
在大巴车上邢栋再次点了签单名单上的姓名以确保没有将某一个人落下之后就发车了。集合和点名都占用了一些时间,等到发车时,大巴里的时钟显示已经是六点二十分了。经过了一下午传单派发的人们都在大巴车往回行驶的路上靠在座椅上昏昏沉沉的睡去,我和老肇也是如此。
在迷迷糊糊之中,我睁开了双眼,天已经开始黑了下来,车子也快要到达我们的城市了,只是在下了高速以后正好迎来了晚高峰,以往十分钟就可以到的路程整整堵了半个多小时。
在大巴车里,堵车的烦躁围拢着每一个人,车里几乎充满了怨声载道。隔着过道座位的一个小伙子转过头来和主动我们俩人聊天。他说话时笑嘻嘻的,语气也很轻松,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他问我们住在哪里,在哪上学等,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他连珠炮一般的聊天方式令我和老肇都觉得有些不适应,一时间,我们竟无法跟得上他的聊天节奏。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打破困局让时间可以过得快一些,只是他好像用错了环境。
大巴车终于进入了集合地周围的路段,我和老肇选择在方便我俩乘坐坐回家公交车的路口下了车。此时的我俩肚子都已经快要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街边立着一个醒目的知名连锁快餐店的标志。老肇说他馋那家快餐店汉堡了,想要先去搞个汉堡来垫垫肚子。而此时的我也已经饿得不行了。我俩连忙走进那个快餐店一人要了一个汉堡然后一边走向公交站,一边狼吞虎咽的往嘴巴里塞。一个是因为确实饿坏了,另一方面是为了想要赶在公交车到来之前吃完,因为在公交上吃东西总会给其他人带来嗅觉上的困绕,无论着味道是什么。
那天晚上,我俩并没能如愿的去网吧里来上几个回合的实况足球对战。虽然回到家的时间很晚,但却让我体验到了开心而又充实的一天,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