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高阳关路安抚使司(2/2)
“走!”
朱应辰一声令下,虎头寨的弟兄押着抢夺来的钱缗,从沧州南门开始撤出。
至于这早乱的沧州城,那就交给何知州头疼好了。
而他自己,还是多想想怎么改造这伙匪兵。
在未来的三国大战中,这样的队伍,要怎么去应对辽兵?更何况金人?
若是夺取天下,能靠这样的乌合之众?
……
当日中午,车队就顺利赶回了野猪林盐场。
中间路上,不见一个蟊贼袭扰,也不见官府的来截杀,连着路上的百姓也是纷纷避退。
朱应辰和这众匪简单吃过午饭后,也没有任何耽搁,立即将钱物送上船运回登州。
同时派遣大将黄赋亲自押运。
这些可都是山寨经营发展的资财,朱应辰可不敢悬放在此。
忙到傍晚太阳落山,众匪才各自回营休整。
……
另一边,虎头寨众人走后,何知州也被释放回了州衙。
“何知州,你知道,这些事情,都是那群海匪们逼迫的。”鼻青脸肿的何知州对面,却是在哀求着的刘钤辖。
不过何知州却是没理会刘钤辖,而是自顾在写着自己的奏书。
这两天的事情,他要立即上报给高阳关路安抚使司,首先将自己的责任撇开,至于扛锅的,那铁定就是眼前的刘钤辖。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分全国为二十三路。
即京东东、京东西、京西南、京西北、河北东、河北西、永兴军、秦凤、淮南东、淮南西、河东、两浙、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
此后,续有并合分增,崇宁四年(1105年),增设京畿路,成二十四路。
不过这种常见的分法说法,其实是以转运使路为说。
若以安抚使路分法,河北东路就要改分为大名府路、高阳关路。
鼎鼎大名的大名府,驻有河北东路转运使司、河北东路提点刑狱司、大名府路安抚使司。
而监管沧州兵事的,是高阳关路安抚使司,治所河间府。
“刘钤辖,我劝告你,要走尽快走!”
“否则,我就要将你拿下了!”何显头也不抬,冷肃道。
“何知州,就是一点机会都没了吗?”听到何知州的话,刘钤辖心似是沉入了水里,怅然嗟叹。
“所有人都知道是你投了匪寇,引匪寇入城,惹了这等泼天大祸!”
“现在沧州百姓都恨不得生吃汝肉,寝汝皮!”
“我那也是被逼的!”刘钤辖有气无力地反驳道。
“休要多言!”
“来人!”说到此,何知州就要赶人。
见事已至此,刘钤辖只得转身离开,然后走着小路,偷偷回到自己的小院子。
院里无人,他也顾不得休息,剪了头发,抹了土灰,乔装打扮一番,让人识认不出。
然后便带着大量钱银,背上包裹,系了腰刀,戴上红缨毡笠,骑了一匹快马,向着河间府而去。
那里是安抚使司所在,他也还有些许朋友亲人在此。
四处求援打点一番,或许还有些生路。
就在刘钤辖奔出沧州城的时候,城中各个大户也派出了信使,将匪寇屠戮劫掠的消息传了出去。
同时,何知州的信使,也带着他的奏书,向河间府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