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反守为攻(1/2)
第1040章 反守为攻
赵孝骞的存在,给大宋的军队极大地提升了战力。
宋军今日之所以能扬眉吐气,战力猛增,几乎已到天下无敌的境地,这种脱胎换骨般的改变正是赵孝骞带来的。
从早期的研制燧发枪,到后来的发明一窝蜂,最后到红衣大炮,大宋军队装备了热武器后,补齐了所有的短板。
从短程的一窝蜂,到中程的燧发枪,再到远程的红衣大炮,大宋禁军的武器能覆盖所有目之能及的距离。
这才是大宋禁军今非昔比的原因,赵孝骞点亮了大宋的科技树,让古代人知道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它只需要站在很远的地方,轻轻地扣下扳机,便能在战场上收割一条人命。
如今的战争,已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更多的是讲究战场上的整体战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得到最大的利益。
可是辽军还是没能接受这种全新的战争模式,他们依旧用老套的办法攻城,靠着挥舞刀枪杀敌。
或者说,辽军想接受,却无可奈何,因为辽军并没有热武器,从决定交战开始,就注定这场战争是不公平的。
如此一来,失败自然是在所难免的。
此时辽军不计伤亡的攻城,却如被收割的韭菜般,一片片地倒在城墙下,守城的宋军却毫发无损,这让辽军的攻城看起来更像一场告别冷兵器时代的悲壮的献祭。
当辽军将士闯过燧发枪的射程,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来到城墙下时,却赫然发现燧发枪竟不是宋军唯一制敌的手段,宋军在城墙上拿出了一窝蜂,对着城墙下开火。
一串火苗窜出,辽军死伤一大片,几轮一窝蜂射击后,城墙下基本已没有活人了。
这个事实令辽军心神俱裂,士气在这一刹终于彻底崩溃。
攻城的队伍里出现了逃兵,他们掉头就跑,无视将领的严厉呵斥,甚至杀人立威也没有任何效果,辽军将士已胆寒,他们仿佛疯了似的,一边逃一边发出如狼嚎般无意义的凄厉叫声。
辽军阵中,催促进攻,鼓舞士气的战鼓和号角,此刻也显得有气无力,站在前阵亲自督战的耶律淳渐渐绝望。
他不是没在宋军手下败过,可以说不止一次了。
但今日令他绝望的,是宋军再次拿出了新式的火器,他们制敌的火器不仅仅是燧发枪,还有那种正方形的奇怪的黑匣子,一开火便能射杀一大片。
远战,近战,宋军都有克制辽军的火器,辽军根本沾不到宋军的边儿,这仗还怎么打?
就算是卫霍再世,白起重生,面对如此恐怖的敌人,应该也会束手无策吧?
兴庆府城楼上,指挥守城的种建中眯眼盯着辽军攻城的节奏。
作为一军主帅,种建中对战场的节奏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当他察觉到辽军已经出现了溃败现象,而且攻城的力度和节奏已经渐渐放缓时,他知道辽军的第一波攻城已经到了尾声。
“传令下去,火器放缓射击,吸引辽军再次聚拢攻城。”种建中下令。
今日的守城之战,种建中要达到的战略目的不是击退辽军,而是尽可能地制造辽军的伤亡,消灭辽军的有生力量,争取把这支十万人的辽军全部埋葬在西夏境内。
这对将来大宋北伐辽国有好处,作为主帅,种建中的眼光和格局已不仅仅只放在眼前的战争上,他考虑的整个国家未来的战略。
片刻后,宋军火器射击的节奏果然减缓了。
原本出现溃败的辽军同时也意识到了,于是崩溃的士气再次开始凝聚,他们鼓足了勇气,重新列阵编队,再一次声势浩大地向城墙发起进攻。
当辽军踏着满地的袍泽尸体来到城墙下时,令他们恐惧的一幕再次发生。
一个个方形的黑匣子从城墙的箭垛上露了出来,朝着下方猛烈开火,辽军将士大惊失色,纷纷掉头就跑,而一窝蜂从不让人失望,辽军将士这一波攻城又扔下的数千具尸体,仓惶地逃向后方。
前阵的耶律淳也绝望了。
他很清楚,以宋辽两国如今的差距,这座城池辽军根本不可能攻下来。
继续攻城的后果,只能是全军覆没,等着被宋军全歼。
“传令,鸣金!”耶律淳果断下令。
有气无力攻城的辽军如蒙大赦,闻金而退,纷纷庆幸自己在鬼门关前收回了脚,今天又活了一天。
辽军如潮水般退却,城墙上的宋军将士也发出欢呼声,不少将士朝着仓惶退去的辽军大声嘲笑痛骂,做出各种不雅的手势。
城楼上的种建中却没有丝毫喜悦之色,而是抬头看了看天色,皱眉沉声道:“东西两路禁军为何还未至?郭成在搞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