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名人效应真的很大,收购站的收购数(2/2)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然后把家里的事情又安排了一下,到时间就开着吉普车去到了州上民委报到。
民委那边热情的接待了李龙,给他安排了住处,派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协调各项工作。
李龙看了行程表才知道,这一次的事迹报告要把全州八县两市都转一个遍,至少是半个月的时间。
这算是工作任务,他也拒绝不了,好在这个事迹材料很容易就熟悉了,毕竟是在说自己做的事情,顺的很。
而且从工作人员那里知道,这次的事迹报告会就是以他为主,其他人都是打配合的,毕竟他是受了全国表彰的,事迹也够硬,经得起考验。
报告第一天,是在州里作的,各行业参会人员在州礼堂就座。报告团的成员有些人比较紧张,李龙就比较随意一些,毕竟人民大会堂那么大的阵仗都见识过了,这个来说是小意思。
接下来几天就更熟悉了,报告熟悉,程序熟悉,其他成员也慢慢适应。
就在李龙开始做报告的第二天,收购站这边能卖东西的人突然一下增加了,顾博远和孙家强两个人都没反应过来。
原来院子里一天就是十来个人,比去年的人还少一些。顾博远打听过,州里的其他县市也都成立了自己的收购站,人家头一年赚不到钱,也开始调整政策,今年也开始学着李龙这边的收购站,开始有了服务意识。
虽然还没有达到这边的标准,一旦有了服务意识,有些货少的人就不愿跑远路了。
再就是李龙他们这里定的收购标准和收购价,不干净的会压很低的价,导致有些人不愿意出手。
所以对于每天能收多少货,两个人心里基本上有谱。
只是没想到这突然一下来卖货的人大增,一天四五十个人都挡不住,收的东西原来也是翻了好几倍。如果不是李龙走的时候,临时留了一笔钱应急,光这个收购资金三天就用完了。
顾博远和孙家强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偶然现象,没想到接下来几天人是越来越多,他感觉就不对劲了。
后来和顾晓霞他们一分析,猜测大概率因为李龙做报告导致的影响,这是好事情。
毕竟五月份算是贝母收购的热季,但今年到现在为止,收到的贝母还没去年的一半多。
然而就李龙做报告的这段时间,来这里卖贝母卖药材卖蘑菇干的人突然多了起来,收购的数量一下子超过了去年甚至还有的多。
这算是李龙获得全国性的先进个人,在生意方面得到的第一个正反馈吧。
等报告团把各个县市转完,回到州里进行总结,解散,然后李龙回到县里的时候,五月份已经接近尾声。
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刚把明明昊昊抱起来,杨大姐就告诉李龙:
“他叔,你得赶紧去收购站一趟,收购站这段时间收的东西太多,快放不下了。这几天来买东西的,几个老板也都跑了几趟,你不在那些东西没办法卖。”
李龙还不知道收购站的变化,他有些纳闷。但既然杨大姐说了,李龙就匆忙的又开着吉普车去了收购站。
院子里拥挤的人群让李龙大感意外,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把吉普车停在院子外面,李龙下车往里面挤,有一个二道贩子看到他之后,喊了一声:
“嘿,李龙同志回来了!”
其他人一听,纷纷扭过头看他。
“这就是李龙吗?长得真壮实!”
“一看就是能干事的人!”
“就说嘛,一般人哪能做出来那么大的事情……”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李龙大概明白了,他一边往里面挤,一边喊着:
“乡亲们让一让啊,我进去办点事儿,有客人还等着呢,麻烦让一让让一让!”
大家自觉的挤一挤,让出条道来,夹道欢送着李龙进了收购站。
一进门他就看到胡子拉碴的顾博远和孙家强,这两人真是忙坏了。
不等李龙说话,顾博远往里面指了指:
“贾老板,黄老板都在里面等着呢,快进去吧。”
李龙知道,他说的是贾天龙和黄磊。
“顾叔,最近收了多少东西?”李龙没着急进去,先问了一声。
“给这里是本子,你自己看。”顾博远拉开抽屉,拿出一个本子说道,“仓库已经快堆满了,赶紧把这些东西卖掉,不然现金都不够了。”
现金不够是不可能的,顾博言故意这么说,其实就是想让外面卖货的人知道,李龙的这个收购站并没有多少钱。
李龙拿着本子翻看着往里面走,一看到总数,他也吓了一跳。
自己才半个月没在,怎么可能这半个月一下收了这么多的东西?怪不得顾博远说快没钱了,光收这些东西,这钱都得近十五万呀!
顾叔这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拿出来了吧?可能连顾晓霞存的那点钱都拿出来了。
三吨多的贝母,近一吨的干蘑菇,这些东西可真不少!
贾天龙和黄磊两个听到了李龙的声音都走出了接待室,看到李龙后,两个人都是先后埋怨着。
“没办法,被拉去做报告了,公事为重。”李龙歉意的笑着说,“让你们久等了,今天咱们就把这这些东西一下子谈完。”
“还没祝贺你获得全国的表彰。”贾天龙刚才也是表示一下态度,现在笑着说,“厉害呀,你这算是名利双收了。”
“还行还行。”
这两个人都给李龙带来了好消息,药材和蘑菇干都涨价了。
这可是大好事儿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