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新农村竣工庆典(2/2)
“春萍姐。”
陈渊当即收敛心绪朝梁春萍迎去。
“庆典结束了?”
梁春萍停好三轮下车,笑着朝陈渊走来。
“没什么庆典,就是一些领导和全村见证一下。”陈渊淡淡一笑,随后问道:“春萍姐找我有事吗?”
“有点事。”
梁春萍点点头,道:“新农村和养老院都竣工了,禹城村全体村民都要搬进新家,原来这些屋子?”
“做民宿。”
陈渊脱口道,接着补充道:“春萍姐是有什么想法?”
“是有点想法。”
梁春萍没否认,直接说道:“禹城村旗下好几个项目,禹城影视和三只羊茶饮等都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可咱们禹城村并没有特定的办公场所。”
禹城村确实没有规划办公场地。
主要大部分都是村民,而且基本上都有办公地点。
比如鱼塘组就是在鱼塘,每天都在鱼塘转悠,物品房就是办公休息的地方,再不济休闲餐区也能休息。
餐饮部每天都在厨房转悠。
其他诸如水上乐园,海项目,棋牌室,养身馆等等,项目性质就注定有独特的办公地点,不像禹城影视和三只羊茶饮那边需要额外的办公室。
所以禹城村就没规划这块。
“我知道禹城村性质特殊,大部分工作岗位都不需要特定办公区,但我觉得有些部门还是可以正规化,比如人事、财务等等。”不待陈渊说什么,梁春萍继续道。
就现目前而言,大部分人事财务工作人员也是来自禹城村,在家办公也好,在休闲区办公也行,并不影响工作。
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完毕,禹城村将全面打造,梁春萍还是建议有更正式的办公场地。
不说容纳所有员工,但可以安排一些部门。
“春萍姐的意思是,借用宅基地修建办公区?”陈渊很快便明白梁春萍的意思。
梁春萍点头笑道:“不说给全部员工配置工位,但人事财务这些部门应该有。”
陈渊闻言轻轻点头,“需要多大?”
梁春萍道:“现目前人事财务人数不多,只有十来人,再加上其他特殊岗位大概二十来人吧。”
人不多,随便一处宅基地就能满足,大不了建两层,轻松容纳。
只是这种办公。
“我去和斌叔说说。”陈渊道。
“那我等陈老板消息。”梁春萍笑道。
“问题不大,春萍姐可以看看办公区建在哪比较合适。”陈渊笑道。
“正常情况,村委肯定不会拆掉,所以我觉得禹城村办公场地靠近村委就合适。”梁春萍早就考虑过这问题。
“那行,我先去村委。”陈渊点头招呼声,又骑着三轮朝村委去,几分钟后便出现在陈文斌办公室。
“这是有事?”
陈文斌看到去而复返的陈渊便知道有事。
“有点小事。”
陈渊摸摸兜掏出烟给陈文斌递根,跟着自己点燃一根。
“说吧。”陈文斌笑着点燃烟,从抽屉里拿出茶叶扬了扬。
陈渊摆摆手,坐下说,“禹城村大部分员工上班都很方便,有自己的岗位,但还有些拿着电脑上班的,居家办公或者在休闲区上班不太方便,所以我想规划一个办公场地。”
陈文斌闻言轻轻点头。
他弹弹烟灰问道:“你准备怎么建?”
“我刚和春萍姐聊了下,禹城村再怎么建设,村委这块肯定不会动,所以我想把地点挨到村委这边,集中办公区嘛。”陈渊跟着弹弹烟灰笑着说。
“没问题。”
陈文斌毫不犹豫的答应,“禹城村现在是任你建设,你想怎么规划都行,一会你直接找王涛规划就行。”
别说一个办公地点,禹城村现在的建筑还少吗?
从当初小塘边的建筑,到陈蓉危房改造成民宿,针对禹城村的建设政策其实就已经非常宽松了。
“既然你说到办公这事了,我这也有点小事想和你说下。”陈文斌握着茶杯吹吹,忽然似想到什么抬头看向陈渊。
“斌叔有何吩咐?”陈渊笑问。
陈文斌懒得理会陈渊的滑头,喝口茶道:“禹城村全部搬到村口,村里这边就没人了,有时候工作上可能不太方便,所以我们商量了下,要不你家保留?”
“保留?”陈渊意外了下。
“刚好你家在小塘大塘和禹城海入口位置,平时也能看着点,特别是晚上,工作上比较方便嘛。”陈文斌笑道。
“全村都搬了,留我一家不太好。”陈渊倒是想保留,但如果他带头搞特殊,队伍怎么带。
“有什么不好,都是为了工作。”
陈文斌熄灭烟头,笑道:“而且你和小莉的户口都没有单独分出来,新农村只能分配一套,搬进去多有不便。”
“你们一个是总项目负责人,一个负责餐饮部,一个负责鱼塘,小莉和小杨负责茶饮公司,一家子负责人,肯定要留有足够的办公空间嘛。”
陈文斌的考虑其实并无问题。
陈渊家的位置确实可以兼顾到不少项目,在工作上比较方便。
再则陈莉和杨阳洋即将成婚,却又要在这边工作,真要他们搬出去肯定会有不便,保留原屋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陈渊还想说什么。
却见陈文斌摆手道:“刚才落实分房的事就有提到这点,村民们肯定没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了。”
既然陈文斌都这么说了,陈渊也不再扭捏。
“既然这样,那我们不享受新农村分房。”陈渊道。
“你们不享受难道还空着不成。”陈文斌摇头笑笑,新农村建设之初便是按照在村户口数确定好数量的。
陈渊如果不要就会剩下一套。
给谁?
“新农村那套该是你们的,原屋是为工作方便,这事就别说其他了。”陈文斌敲定这件事。
“那这样,我私人拿点钱出来算作对没能改建成民宿的补充,且后续如果民宿生意火爆,这边可以安排些朋友,每次我都算补偿。”
陈渊想了想便也应下,却用他的方式做出一定补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