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灭虏之战(2/2)
王守仁脸上带著几分失望,显然为没有在战前见到张延龄而觉得十分遗憾。
朱暉道:“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守住阵地,等韃靼人自乱阵脚。”
王守仁介绍情况,“据说下一步安排,乃由李孜省亲自做出……是以兀良哈部为主,由他们的骑兵去奇袭韃靼察哈尔部后方,骚扰敌对大明的韃靼部族的牧民,这样咱们前面的韃靼人无心恋战,必定会自乱阵脚。”
朱暉笑了起来:“听著就像是李孜省的风格,正面打不过,就用歪门邪道……不过不对啊,以他麾下四千精兵,何至於採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王守仁道:“以李孜省所言,这叫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我也不知他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看样子,他是想报復韃靼人屡次犯边扰民的罪过,给韃靼人一次深刻的教训。”
“听起来倒是有趣。”
朱暉笑呵呵道,“让韃子狗咬狗,一嘴毛,也挺好的……”
……
……
这天晚上,大明军队跟韃靼人发生了小规模交兵。
韃靼人夜袭失败后,明军立即用火炮对韃靼人的营地进行轰击,十分热闹,双方死伤有限。
不过面对明军的火力覆盖只能被动挨打,对韃靼人的影响非常大。
“咱的炮弹数量够吗?”
朱暉问道,“不会让咱也放炮吧?咱们携带的炮弹,基本上都用完了。这还没决战呢,需要这么浪费吗?”
因为朱暉所部带的是王越调拨给他们的轻型火炮,也就是佛郎机炮这种字母炮,本身炮弹数量就颇为有限,这也使得军中对於炮弹的使用非常谨慎,那可是非常金贵的东西。
但朱暉觉得,李孜省放炮跟不要钱一样。
新人就是经验不足,李孜省刚从蓟州带兵过来,统率了四千生力军,成为目前战场上大明一方人马数量最多的一路,似乎很想表现自己。
王守仁面色淡定,靠在矗立的木桩上,往面前的火堆里添加柴火,嘴上道:“放炮是他们的事,没安排我们做什么,何必担忧?”
朱暉道:“王兄弟,看你兴致不高啊……可是有何烦心事?莫非是为接下来的决战而紧张?”
王守仁脸色有些难看,道:“以我所知,可能……王中丞带兵回到河套之地后,並没有返回延绥,而是……”
“啊?你是说王威寧?”
朱暉近乎是脱口而出。
“嗯。”
王守仁点头道,“王中丞或也会参与到此番奇袭韃靼后方的战事中来。”
朱暉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问:“他是怎么知晓这边战局变化的?王威寧不是已经……哎呀,这怎么说呢?王军门此举可真是有点儿出人意料……
“不过,王兄弟,好像这与咱没多大关係吧?眼下决战在即,各路带兵將帅都想有所表现,也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王军门,他功勋赫赫,带兵二进草原没什么好惊奇的……话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或许不想当第二个李广呢?”
王守仁眯眼望向朱暉。
好似在说,你还真会安慰人。
朱暉笑道:“这就是你的心结所在?”
王守仁面色平和,道:“这一战,到现在为止,大同和宣府方面都未出兵。”
“啊?”
朱暉脸上满是疑惑,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王守仁道:“这充分说明,朝中文臣对於此战带有极大的牴触情绪,最终只能靠张国舅、李孜省和王中丞三人来完成战事,他们各自出兵,辗转千里,但最该出兵,且最容易见成效的地方,至今都按兵不动。”
朱暉终於明白了王守仁的心情,道:“那令尊……应该就是反对出兵之人,我说得对吧?不好意思,恕我失言了。”
“没事。”
王守仁起身,嘆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再怎么说也不可能休兵……如果朝中人知晓战事已经发展到这一步,我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他们也会同意出兵协同吧?”
朱暉笑道:“那倒是。不过话又说回来,赫赫有名的王威寧,最终只能给这场大战当陪衬,带兵奇袭后方……他果然还是愿意配合张家国舅用兵。看来以后大明的军政,非被张家国舅掌控不可。”
王守仁看了朱暉一眼,隨即眉头紧锁。
这就是他担心的第二件事。
连以前风光无限,为王守仁无限崇拜的偶像王越,如今都只能给张延龄打下手,先是带兵去扰乱韃靼人的视线,大战在即时,又带兵去奇袭韃靼人的后方……这不正好说明,大明军政已经逐渐落到张家外戚的手上?
要是张峦亲自带兵,他可没这么多担心。
可偏偏来的是个少年郎……这才是他觉得危险和纠结的地方。
就连李孜省和朱暉等文臣武將,提到张延龄都是绝对的服从,甚至还言听计从……这不更说明,张家外戚已经准备全面把控大明的军事命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