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6章 各种手段(1/2)
第7136章 各种手段
也不怪荀谌脸色泛绿,而是陈曦给出的这组数据光是想一想就让这个时代的人颇为无语,在汉代,不,封建时代,不,在出现某个bug之前,钢铁产量一直都是国力的象征。
像汉室当前这种年产十万吨的钢铁的国家,已经属于曾经想都不想的程度了,要知道在陈曦来之前,汉室和罗马这两个时代的灯塔,年钢铁产量也不过万吨,甚至罗马还没有达到万吨。
现在这个数据提高了十倍,结果你告诉我缺口居然比产量还大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对于东欧袁家,对于天南孙氏,对于中亚世家,后续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因为陈曦走的路,他们所有的人都会沿着继续往下走,毕竟这是一个已经验证过的正确道路,故而只要不傻,肯定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结果现在陈曦告诉他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往下走,大家都会遇到这种问题,而这一问题,封建时代的众人光是想一想,头都要炸了。
“在钢铁冶炼的相关技术上,三五将继续投入,目前已经有了眉目,后续钢铁产能有望爆发式增长。”陈曦简单的略过了这个问题,当然这也不是在糊弄在场众人,而是真的找到了合适的路线。
当初孙策搞的那个倒三角锥钢炉就思路而言其实非常不错,只是对于锥底有着过高的质量要求,加之高温会破坏温养,理论上只能堆耐火,耐高温的材料才行,而且靠温养本身在这件事上还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早先那个由孙策用命实验出来的路线就被丢到了一旁,直到今年汉室搞出来了钨钢,这条路线就有了验证的可能,虽说钨钢就当前的产量而言,其实很低,但如果只是用来验证的话,堆一堆时间,问题应该不大。
按照陈曦估计,如果设计没问题,技术达标,汉室应该能搞出两百到五百方的钢炉,也就是一昼夜能出三百吨到一千吨的钢铁,考虑到这个冶炼量,陈曦觉得可以在三五试一试,能成的话,就算倒贴一些钨钢,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真的属于跨越性增长了。
“然后是畜牧业,目前北疆的畜牧业发展良好,随着专业畜牧人员的投入,畜牧业进入了精细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当前汉室在北疆囤有羊三千两百万只,牛两百七十万头,猪五百三十万头,理论上足以供应,但因为道路物流问题,无法供应全国。”陈曦的目光自然的垂落到孙乾、简雍等人的身上,而这个数据念出来的时候,他能感觉到气氛陡然热烈了起来。
“目前畜牧业以草饲为主,青储技术经过数轮革新,目前已经相当完善,北疆实际承载力上限,应该能达到羊2亿只,牛两千万,猪四千万的水平,但综合人力成本和驯养成本之后,后续汉室的畜牧业将从草饲往谷饲发展。”陈曦平淡的声音就像是导弹一样丢在了未央宫,直接将所有人轰到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程度。
什么叫做实际承载力能达到羊2亿只,牛两千万头,猪四千万头的程度?陈侯,我们知道你很牛逼,但你这牛逼的有些过分了吧,要是真的达到这种程度,那天下人好像都能顿顿有肉吃了?
不过想起来这一点之后,随后这群人就突然想到陈曦以前哔哔的那句要让汉室百姓都吃到肉这个话,合着你当年念经,念的是真经啊,肉可是调味料,普通人怎么可能天天吃。
“青储技术在后续将继续进行开发,作为谷饲的补充,而天南地区将负责为北方畜牧业提供骨料和淀粉,另外,汉室将为天南地区提供完整的畜牧业技术,以及相关人才。”陈曦斜视了一眼周瑜,神色非常的平淡,有些事情在大朝会上提一嘴,那就和私底下完全不同了,很明显,陈曦正式在大朝会提了这么一嘴,江东势力所有人都非常的兴奋。
同样中亚世家看向江东势力所有人的双眼都有些泛绿了,他妈的,真的好,有个大佬带头扛事那是真的好啊,居然搞到了泼天的富贵,之前就听说孙策和周瑜第一个冲上去献表,换来了泼天的富贵,没想到居然是如此的富贵,大量的商业采购,还有未来的畜牧业输出,简直是铁饭碗。
“后续各部门将与吴公针对各项细节进行商议。”陈曦看了两眼没好气的说道,“另,稳定粮食价格是现阶段必须要保证的工作,任何人不能在这一方面打折扣,百姓被贼匪杀死,和百姓饿死那是两码事。”
陈曦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露出明显的警告之意,老百姓在路上被砍死了那是挺严重的事情,但对于国家而言也就那回事,地方大了,哪天不发生这种意外的死亡,但老百姓要是被饿死了,那他妈的,不管是什么原因,一级一级的往下查,查到谁处置谁!
也许在以前的汉室两者没啥区别,但在陈曦主政的当前,饿死人是不允许的,各级政府都有一笔财政是用来避免人饿死的,甭管对方是什么原因,哪怕是对方作死将自己整成了废物,没办法工作了,你也不能将他饿死,哪怕是懒汉,你让他饿死了就不对!
一众世家听到这话心态平和,十五州的刺史对视了一下,也都表示可以理解,毕竟这年头儒家确实还是要脸的,以前饿死,那是因为确实缺粮,但现在在不缺粮的情况下,要还出现饿死人的情况,那陈曦下狠手,也确实没啥说的。
“从元凤十一年开始,各级政府用于地方扶贫的资金将有所调整,对于贫困的要求,就一条,无论如何得让人吃饱饭。”话说间陈曦看向了益州刺史陈登,扬州刺史张松,以及藏州刺史张既,新州刺史司马朗,这四个狗东西,算了,不骂了,没意思,这是地缘问题。
四个人面对陈曦的眼神,也是无奈,只能避开,他们也没办法啊,也不是他们不想扶贫,而是现实状况是他们各有各的复杂。
扬州其他地区也就罢了,张松的能力能管辖到,但后世福建的位置,到处都是丘陵,看着两个村子就十来里路,但中间十几座大山阻隔,两个村子连风俗习惯都不一样,这种张松有个屁的办法,没饿死人,已经算是张松还记着点那些山沟沟里面的人了。
同理还有陈登,陈登就更直接了,十万大山,没饿死纯粹是因为陈登派蜀郡都尉时不时冲进山区里面进行督导扶贫,否则就当地那种情况,早饿死了,甚至现阶段陈登都有点想要建议别收那些地方的税得了。
藏州那边也是一团,青羌和发羌某些习性就没改过来,还存在那种强食弱肉的习惯,再加上大环境无法支撑藏州那边学凉州完全统一管理,导致藏州的问题极大,哪怕有马辛德留下来的手段,但要说现阶段饥饿问题最严重的地方,绝对是藏州。
就这已经属于陈曦管理的好了,换以前,藏州绝对是年年饿死人,好吧,其他地方也是年年饿死人。
新州情况更复杂,司马朗的能力足够,管理能力也足够,但新州是一大堆的西域诸国捏出来的,你猜为什么那个地方能分成那么多的国家,说白了不就因为复杂的地缘吗?
老实说司马朗犯了那么多的事儿,到现在还没被拿下,除了陈曦的香火情,还有一点在于新州这个地方确实复杂,属于能不换最好不换的典型,最起码司马朗在新州没搞出来饿殍遍野这种事情,还能运转下去。
总之,垃圾的封建时代,没什么好说的,接下来陈曦要做的就是就这四个家伙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比较好的手段,起码将饥饿问题解决了,否则这些地方迟早是动乱原点。
当然其他的刺史也不是没有问题,但相对这四个家伙面对的问题来说,要轻很多,而这方面没问题的,还真就是臧洪和士燮。
并州刺史臧洪,算是并州系的良心,也算是并州系的两大骨干文臣之一,而并州也存在非常复杂的地缘,但臧洪到元凤八年可以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完全解决了吃饭问题,甚至并州人是最早一波吃到肉的。
问题在于,臧洪属于早期被弹劾最严重的刺史,这家伙强迁加强拆,将所有居住在不太好的地方的百姓全部进行了强迁,而且是带兵强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