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毛仁凤:安平贤侄,且看为叔为你出(1/2)
保密局局本部。
于秀凝夫妇在上海“失踪”的消息传来后,顿时在保密局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
张长官做的!
但也有人马上反应过来——如果是张安平做的,他有必要为了惩处陈明而做出利益上的让步吗?
何况当时不少人都是表态轻惩陈明的。
可是,有不少人却悄悄的提出了另一个论点:
正是因为看上去不可能是张安平做的,才有可能是张安平做的——大家别忘了毛局座是怎么说的?
毛局座可是说过,张安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他眼中其实只有自己的私利,很多时候他看似公正的所作所为,都是故意装出来的——特务这一行,压根就没有君子!
(毛仁凤:瞎说,我没说!不是我说的!)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保密局的高层也在心里犯嘀咕——这事,是不是张安平做的?
应该……不是吧!
他们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表态——换做以前,必须要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火上浇油,伤口上撒盐,可现在扩编的报告引起了侍从室的兴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保密局这是扩编在即,而偏偏张安平还愿意拿出利益,这时候要是对付他,万一被他孤立呢?
就在这犹犹豫豫的心态中,紧急会议召开了。
议题只有一个:
于秀凝夫妇失踪案!
“查!严查!”
极少首先表态的张安平,在这场紧急会议召开的第一时间就怒不可遏的表态:
“必须严查!”
“不管是涉及到谁,不管是涉及到什么人,一律严查到底!”
参会者将张安平的表情纳入眼中,心中忍不住琢磨:
九成八的可能不是张安平做的。
那么,是谁?
不少的目光悄然的落在了毛仁凤的身上,是他?
可这时候掀起大战的话……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之前的局务会议上,张安平用一句我来负责经费彻底“击垮”了所有人针对张安平的心思,毛仁凤虽然是正牌的局长,但没有其他人的助力,单挑张安平这不是上杆子找死吗?
他怎么想的?
毛仁凤似是察觉到了这些探究的目光,心里暗骂明楼关键时候给自己添麻烦的同事,义正辞严的道:
“张副局长说的对,必须严查不贷!”
“我建议由邱宁带队赶赴上海调查!诸位以为呢?”
众所周知,邱宁是毛仁凤的铁杆之一,在毛系的位置算是仅次于明楼的存在。
毛仁凤这时候祭出来邱宁这员大将,这还真是要严查到底?
他们这一次可不打算掺和毛张之间的冲突。
目光一齐汇聚到了张安平身上——张安平是反对还是同意?
反对,怕是……心里有鬼!
毛仁凤见其他人没意见,便探究的问张安平:“安平,你以为呢?”
“我看可以。”
张安平出乎意料的同意下来。
毛仁凤又探究的问:“那调查组副组长人选,安平你有什么想法吗?”
毛仁凤实在是太了解张安平了,再加上他很清楚这一次压根就不是张安平的手笔,而上海偏偏是张安平最核心的老巢,所以以张安平的性子,为了避嫌绝对不会在副组长的人选上掺和。
果不其然,张安平毫不犹豫的表态:
“我没有意见!”
“嗯,那就……让明台去吧?”毛仁凤做思索状,最后似是在选择之后选择了明台。
明家三兄弟,老大明楼和老二明诚,是毛仁凤的铁杆,但老三却站队张安平,这一点众所周知,毛仁凤提名明台,看不出有任何的私心。
这个提名让其他人懵逼,从人选上看,毛仁凤似乎是没有以此事作为对付张安平的意思啊!
莫非,这真的是一个意外?
众人一边同意,一边在心里思索——考虑到于秀凝夫妇本身出道后就在上海工作,且于秀凝在保密局的身份、职务不低,或许,这就是于秀凝自己所为吧。
因为毛仁凤对调查组人事的安排,参会高层心里塌实下来,暂时看上去毛仁凤不会因为这件事引战张安平——这对于马上要吃大蛋糕的保密局而言,算是一件好事吧。
……
当晚,邱宁接到了毛仁凤的电话后,连夜出现在了毛家。
邱宁其实很激动,这一次,自己似乎要成为毛仁凤手中的利刃,狠狠的扎向张世豪这个大特务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毛仁凤连夜见他,并不是要让他作为刀斩向张安平。
“这一次上海之行,你一定要牢记一句话:
稳定,大于一切!”
面对毛仁凤叮嘱,邱宁傻眼了——外面不是都盛传这一次毛仁凤又要对张安平开刀吗?
怎么就成“稳定大于一切”了?
毛仁凤意味深长的说:
“宁啊,我们保密局现在扩编在即,团结是非常重要的,稳定大于一切!这个度,你一定要把握好!”
他的意思很明显,绝对不能涉及到张安平——但作为局长,他又不可能明着说。
邱宁会意,知道毛仁凤的意思是:
即便有证据指向张安平,也绝对不能将他爆出来。
他心中遗憾,可却不得不向毛仁凤表态:
“稳定大于一切,职部明白了——局座才是真正的心怀大局!”
毛仁凤内心苦笑,你以为我不想趁机捅张安平一刀吗?
只要能逮到机会捅他张安平一刀,哪怕是保密局的利益受损我特么也是心甘情愿啊!
可问题是,这刀真要是捅下去,我特么就得自断臂膀了!
他又跟邱宁说了一通有关调查组调查时候的注意事项,暗示邱宁要团结明台,可以在调查的时候给明台高权限,让明台使劲去折腾。
这些话云里雾里的让邱宁满头的雾水,但还是一一应是。
这时候管家突然进入书房,在毛仁凤耳边低语几句,邱宁注意到毛仁凤的眼睛中闪过一抹恼色,等管家走后,毛仁凤说话就带着敷衍的意味了,邱宁识趣的起身告辞,毛仁凤如预料之中的未加挽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