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平反曙光,背后人有(二合一章)(1/2)
第1429章 平反曙光,背后人有(二合一章)
接下来,两人来到房间外边,方言对李可没有一点隐瞒,直接把一号和三号包的配方告诉了他。
并且把配伍的思路也全都告诉了李可。
这把李可惊住了,倒不是因为配伍的精妙,他惊讶的是方言居然第一次见面就乐意直接把这种秘方告诉他。
这次下发下来的六个方子,全都是用的药包,完全没有告诉下面人里面是什么,想想就知道这是为了保密。
要不然直接把药方全发下去,让下面的单位按照方子来采购,那不是更加方便。
这样平白无故多出来的运输成本,其实都是为了把这六个方子的秘密保存住。
里面的成本,光是想想就知道不少。
但是现在方言就这么轻易的告诉自己了,李可感觉一下有些看不懂方言的行为了。
他哪里知道,方言说出来的这两个方子,完全就是未来他总结出来的。
李可这时候稍微犹豫了下,还是对着方言问道:
“方主任,直接告诉我……是不是不太好?”
方言笑着说道:
“那你就得替我保密了。”
“……”李可无语了,他甚至感觉方言是打算害他,这事儿要是泄露了,那不就是他泄露的?
不过两人无冤无仇的,方言没道理整他。
李可抹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行,保密没问题,我这个人嘴严,方主任您只要没告诉其他人,我保证这事儿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方言听到李可这话稍微一愣,这是被人整出心理阴影了啊。
想到他连续被人家整了两次,方言一下也就理解他了。
这个时候李可还是忍不住继续问道:
“不过方主任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第一次见面您就这么信任我,到底是为什么?”
方言尽量让自己的态度显得真诚一些,他对着李可说道:
“咱们俩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却早很早之前就听过你的故事了,我知道李大夫有大才,告诉你的理由,纯粹就是欣赏你。”
“嗯?”李可一怔。
他没想到方言是这么个回答。
什么叫很早之前就听过他的故事。
灵石这个地方,听过京城的故事不稀奇,但是京城的人听到灵石的故事,这种事可能吗?
谁讲的?
一时间他脑子里生出无数疑问。
就在这时候,方言已经对着李可问道:
“你自己的重剂四逆加参汤,记得吧?”
破格救心汤的名字其实不是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字的,最开始的时候,叫救急方,后来叫附子汤,然后参考了张锡纯的来复汤后,改名叫重剂四逆加参汤,后来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后,才改名字叫破格救心汤。
听到方言的话,李可微微一愣然后点头:
“当然记得!”
“方主任居然听过?”
方言对着他说道:
“我在四川插队的时候就听过了,当时就知道你用这个救了肺心病,心衰的患者。”
“回到京城后,我稍微改良了一下,然后拿去上报推广了,现在已经在国内的大城市中医院推广开来了,前段时间统计,半年时间救了八十多个人。”
“对了,上报的时候,我还把你的名字也一起报上去了。”
听到方言说完,李可直接懵逼了:
“啊?还有这么回事?”
方言对着他说道:
“要不我把方子写给你看看?”
李可稍微犹豫了下,点头:
“好!”
接着方言就拿出身上的笔和本子,把完全体的破格救心汤写了出来。
接着他递给了李可:
“这个就是改良过后的方子,我上报的时候名字叫做破格救心汤。”
李可看了下完整版的方子。
除了他用的附子、干姜、炙甘草、高丽参、山萸肉、生龙牡粉、活磁石粉、麝香,方子里面还有丹参、全瓜蒌、薤白、白酒等、檀降香、砂仁、企边桂这些。
比他原始的方子多了不少药物。
他对着方言问道:
“比我现在的配伍多了一些药,这是什么思路?”
方言早就知道他肯定要问,于是指着方子对着他说道:
“是这样……”
接下来方言把李可晚年总结的配伍经验,给中年的李可讲了一遍……
李可直接震惊了,仿若醍醐灌顶。
心里止不住感慨,眼前这个年轻人,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果然是天才的想法!
之前自己没有想到的,或者是没有想清楚的,都在他这里得到了解答。
他立马就拿出自己的纸和笔,开始快速的把方言刚才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待会儿就忘了,这要是忘了指不定后面还要走多少弯路呢。
方言这个思路提供出来,简直就是缩短了他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这时候的李可才意识到,方言这个人的恐怖天分。
就只是听过一次自己的方子,居然就能改良的这么完善,简直就是耸人听闻。
自己改良了伤寒论的四逆汤和张锡纯的来复汤,接着方言又在自己的基础上,把方子改良的更加的完善了,并且这个改良的方案,就连李可都无比的认同,他感觉哪怕是自己来改,可能也会和这个结果差不多。
而且方言在改良过后上报卫生部的时候,居然还把自己的名字也填上了。
其实他完全可以说这个方子是来自伤寒论四逆汤和张锡纯来复汤。
但是他就只是听到过自己的名字,然后就这么加上去了,那会儿两人甚至都还没有见过一面。
现在李可也忍不住对方言欣赏起来了。
没办法,他自己问自己,换成自己能不能做到?
他感觉这事儿真是说不准了。
他对着方言拱了拱手,说道:
“方主任,我其实也没做什么,您还把我名字写上去了,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方言摆摆手说道:
“这不是应该的嘛,要不是听过您的故事,我还真是没可能弄出这个方子来,必须把你的名字写上去。”
“而且也不光是这一个方子的事儿,还有你发现附子用量的情况,也间接解释了李时珍的计量换算方式是错误的,这件事儿后来也在文物发掘后证明了,今年大学的教材里面就已经加入了进去。”
“啊?已经证明了?”李可懵逼了,这真是爆炸消息一个接一个啊!
方言点点头说道:
“是的,这个东西叫大司农铜权,是去年在甘肃古浪黑松驿陈家台子古墓沿河发现的。”
“李时珍在研究汉代医学著作时,提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的观点,即认为古代的一两相当于当时的一钱。而我们现在的中医统一把古代药方的两作钱处理,然后转换成现在我们现在便把古代处方中的一两,统统当作一钱,也就是3克。”
“但大司农铜权出土后,故宫的专家发现汉代的一两约为15.625克,也就是如果按照李时珍的说法,古方的剂量缩小了约5倍。”
李可激动了:
“真……真有这么回事?”
如果方言说的是真的,那么他用附子的量就没错!和古法是完全能够对的上的。
方言点点头说道:
“对,不光是大司农铜权,我们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一本中医书里面也发现了类似的计量方式,说明李时珍的说法是错误的。”
李可愣了好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来,对着方言说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肯定是李时珍换算错了!”
“之前我就是按照他的说法,用十几克的量来救人,结果根本没有救回来,最后还是我朋友家的媳妇儿搞错了,才把老太太给救下来!后来我就意识到肯定是附子用量不够,但按照李时珍的说法,那我完全就是超量了,所以搞的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不对……”
“方大夫,还得是您啊!今天可把我的疑惑解开了!”
他表现的比之前还要激动。
方言对着他说道:
“当时我也有些震惊,反复的和故宫的人确认了好几次,最后还和中医研究院的人开了个会,最后讨论完成后,我们才小范围的做了教材上的修改。”
听到方言这话,李可一怔,问道:
“为什么不登报呢?这种情况就应该通报全国才对啊!要不然好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事儿呢。”
方言摇摇头对着他说道:
“这事儿不是那么好通报清楚的,一些地方的人已经按照李时珍的计量单位开了一辈子的药了,如果这时候告诉他们,很可能引发很大的社会事件,我们也是商量了好久才决定先在大学里面修改教材,然后慢慢推广开来了的。”
李可皱起眉头说道:
“但是错就是错了,这时候公开,不是能够让更多人免于再错下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