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二期工程最重要的部分!(1/2)
此时,一个年轻技术员在检查一个阀门时,觉得没什么问题,准备放行。
李峰走过去,拿起阀门,轻轻一晃,又凑到耳边听了听。
“小张,你再仔细听听,这阀门里面是不是有轻微的异响?”李峰指了指阀门的内部结构。
随后李峰开始对着小张开始讲解道:“这种声音,很可能是阀芯和阀体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者内部有微小的毛刺,虽然不影响短期使用,但长期下来,会影响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小张接过阀门,仔细一听,果然听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沙”声。他顿时感到羞愧,也对李峰的专业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经过整整三天的紧张工作,所有从东北发来的设备零件,都在李峰的严格把关下,完成了验收。
最终的结论是:全部合格!
这让周苗苗和王萍等设备管理科的同事们都松了一口气,随后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他们离现代化生产线又近了一步。
验收工作完成后,紧接着就是设备的组装。
李峰将设备管理科的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环节的组装。
他亲自绘制了详细的组装流程图和注意事项,并反复强调:“组装不仅仅是把零件拼起来,更要理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和它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
然而,在组装过程中,一些技术员很快就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李厂长,这几个接口,跟图纸上标示的好像有点不一样啊?”一个技术员指着一个大型部件的侧面,有些疑惑地问道,“按照老规矩,这里应该直接联接下一个模块的液压管路,但现在却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插槽和线路接口。”
另一个技术员也附和道:“是啊,还有这边,这个电机控制箱,里面预留的线路比咱们常规的要多出好几倍,而且线束的颜色和编码方式也特别复杂,感觉是为更精密的控制系统准备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把目光投向了李峰。
这些从东北发来的设备零件,虽然大体结构与他们预想的自动化生产线相符,但在一些关键的细节处,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正是李峰之前在研究所里,针对自动化产线所做的修改。
李峰笑了笑,他知道这一刻迟早会到来。
“同志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李峰拿起一根粉笔,在旁边的黑板上画起了简图,“没错,这些接口和预留的线路,都是我特意增加的。
我准备在咱们这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引入一套全新的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此言一出,整个组装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计算机控制系统?这对于1961年的五星陶瓷厂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解。
这时候这群来自于金陵大学的高材生有些好奇的开始问李峰道:“李副厂长,您是说……咱们的生产线,以后要用计算机来控制?”
“没错。”李峰语气肯定,“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虽然也能实现自动化,但在精度、效率和灵活性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更精密的参数调节,更快速的故障诊断,甚至能根据生产需求,实时调整生产工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